“社保卡當銀行卡”需過好三關

時間:2011-08-31 14:10   來源:人民網

  8月30日上午,國新辦舉行發佈會,人保部副部長胡曉義表示社保卡將載入金融功能。社保卡具有資訊記錄、資訊查詢、業務辦理等基本功能的同時,可作為銀行卡使用,具有現金存取、轉賬、消費等金融功能。(8月31日《新京報》)

  近年來,隨著社會保障工作的不斷推進,人民群眾正逐步從關心“是否有保障”,向關心“保障水準高低”,再向更加關心“參保繳費、享受待遇是否便捷”轉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與中國人民銀行日前聯合發佈《關於社會保障卡載入金融功能的通知》,決定在社會保障卡上載入金融功能。今後人民群眾可以憑藉社會保障卡更加便捷地享受社會保障待遇和金融服務,實現便民、利民、惠民的目標,對於創建節約型社會也具有重要意義。

  不過,科技是一把雙刃劍,社保卡載入金融功能,在有效相容社會保障服務和銀行服務,推動“一卡多用,全國通用”目標實現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給管理和使用帶來新的挑戰。依筆者之見,社保卡擴能升級要想真正“把好事辦好”,還需要過好“三關”。

  一是保障資訊安全。隨著社保卡功能不斷升級,承載的資訊量不斷擴容,個人資訊洩露的風險也在不斷增加。社會保障號碼就是用公民身份號碼,而社會保障卡的晶片容量更是成倍于居民身份證,除了基本資訊之外,還記錄了大量動態資訊,包括每一次繳費、每一次領取待遇、每一次就醫的資金支付等等。一旦這些內容被不法分子獲取到,後果不堪設想。因此,各級部門有責任有義務從制度層面加強社保對象個人資訊安全,從技術層面為社保卡“加把鎖”,讓廣大公眾免於資訊洩露之憂。

  二是嚴控騙保套現。眼下,藥店搖身變成便利店,刷醫保卡能購物,這一做法在一些地方已是“半公開的秘密”。重復參保、農村合作醫療冒名報銷等做法,更嚴重侵蝕作為“救命錢”的醫保基金。可以預見的是,社保卡升級銀行卡實現全國通用後,騙保套現的防範和打擊難度進一步加大,城郊、農村等監管薄弱環節很可能成為“重災區”。對此,社保部門必須有充分的準備,建立醫療保險誠信監控機制,健全定點醫療機構污點檔案,增加違法成本,切斷利益鏈條。

  三是避免與民爭利。社保卡當銀行卡,自然而然帶來成本費用的實際問題。發佈會上,人保部副部長胡曉義表示,主要費用是由政府承擔的,對持卡者原則上只收取工本費。但這一表態並未完全打消人們的顧慮。微博上,社保卡是否收取年費,異地結算有沒有手續費等成為網友熱議的焦點。社會保障卡作為政府的一項公共服務職能的體現,必須最大限度做到公益化,避免與民爭利。尤其在12家上市銀行半年凈賺4000多億元,手續費及佣金凈收入佔“半壁江山”的背景下,社保卡載入金融功能不能再讓銀行賺個“盆滿缽滿”。希望相關部門遵循公益原則,制定相關實施細則,盡可能實現不收費或少收費,真正讓市民享受到價廉質優的便捷服務。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