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轉嫁的“三公消費”不容忽略

時間:2011-08-17 13:38   來源:廣州日報

  8月15日,北京44個部門公佈了“三公經費”。其中,市科委花費35.7萬元辦一場接待會,佔去年公務接待費近七成;市教委去年“三公”花費1.34億元居首。(8月16日《北京日報》)

  中央部委的“三公消費”公開終於別彆扭扭地落下帷幕,雖然清單模糊不詳,但畢竟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最近北京44個部門也公佈了“三公消費”。我相信一些省市的“三公消費”早晚也會公開,尤其是,8月15日最高法出臺司法解釋規定,政府拒不公開資訊,公民可以起訴,捍衛了公眾的知情權,為各地公佈“三公消費”提供了法律依據。

  但是,公開“三公消費”,除了賬面真實、詳盡之外,有一些“三公消費”賬目之外的涉公消費,也不能忽略——

  一是下級對上級所消費的。按照時下官場的一些“潛規則”,上級部門到下級部門、到基層搞調研、開會,吃住等消費一般由下級或基層部門承擔。這些消費,不會記入上級部門的“三公消費”。

  二是企業和個人所消費的。時下,某些公職人員也會“吃拿卡要”,企業或個人請客、送禮現象也非少數。這部分消費,有關單位的“三公消費”也不會有記錄。

  三是所消費的預算外資金。比如,一些“三公消費”用的不是財政撥付,而是來自行業協會會費、小金庫等預算外資金。這些同樣不會在“三公消費”裏體現。

  另外還有一種“單位腐敗”也容易被忽略。所謂“單位腐敗”,一般是部門、單位以集體名義,給上級主管部門或相關部門及某些領導送錢送物。有的是下級送上級;有的是企業送政府部門。這些消費也很容易被忽略。

  綜上所述,目前公佈的這些“三公消費”,有些消費應該是被遺漏了,數字恐怕也很驚人。雖然這些公務性消費不體現在上級部門的“三公消費”上,但這些消費大部分花的也是公款,不過是被轉嫁給地方或下級承擔了而已。

  公開“三公消費”的目的,無非是加強輿論監督,儘量減少“三公消費”支出。但遺憾的是,那些被轉嫁的公款消費卻很容易被人忽視。因此,除盯緊“三公消費”公開,還要將那些轉嫁給基層或下級單位的“三公消費”支出擺到桌面上,並從制度設計上進行防範。否則,上級部門公開的“三公消費”再詳盡,也不能真實反映其清廉程度和實際支出。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