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扮鬼子搶“花姑娘”:歷史消費下的惡俗行銷

時間:2011-08-04 14:05   來源:人民網

  黃山市譚家橋鎮推出“鬼子進村”旅遊項目,讓遊客扮作侵華日軍,手握“三八大蓋”押著“花姑娘”,表演“日軍進村掃蕩—擄走村姑—八路解救”的過程。網友貼圖曝光此事,當地旅遊辦稱初衷是“為了做紅色旅遊,讓年輕人了解這段歷史”。(新安晚報 8月3日)

  在獻禮情結的發作下,“做紅色旅遊”成了某些地方趨之若鶩的時髦:或官員“觸電”拍電影,或為“日軍”立碑,或偏執于打造紅色景區。而今,譚家橋鎮也另辟蹊徑,將遊戲搬進現實——讓遊客過把“戲癮”,自演“鬼子進村”。

  寓教于“演”,給人教益,當地旅遊辦如是解釋初衷。乍聽之下,善意可鑒。“忘記歷史等於背叛”,當地以“案”説法,教人了解過往、緬懷先烈,何錯之有?允許紅色電視劇大行其道,不準當地實景演出,選擇性地置否不僅失之偏頗,還有些顛倒輕重:紅劇扎堆,耗資尤巨;“鬼子進村”項目低成本、有創意,還能以參與感加深遊客記憶,明顯技高一籌。

  可對當地的良苦用心,公眾並不買賬。“惡搞説”“噱頭論”等,都順著人們的感性判斷迅速發酵。看似嚴肅的“抗日戲”,也跳不出公眾的審醜圈,反而更像是十足的鬧劇。

  你扮鬼子我演村婦,我唱罷你登場。很難想像,在脫離了艱澀的歷史語境,一切都在遊戲場演繹的情景下,它會莊重得起來。“日軍”“村婦”都開顏大笑,讓“鬼子進村”變成了娛樂狂歡,在“自演自娛”的嘉年華里,遊客們當然會無比歡樂。臨戰的扣人心弦,打仗的緊迫感,都化作雲煙了,有的是逸豫作樂;人性的殘忍與良善,也都稀釋在輕佻的嬉戲把玩中。

  當然,旅遊地營造些歡娛,無需大驚小怪。逗樂遊人,招徠眼球,本來就是商業行銷的慣性策略。人文教化雖可貴,終不是旅遊景點的“靶心”,它們畢竟不同於教科書。

  可既然是營造樂趣,挑逗民眾的歡娛神經,就不宜立“謹記歷史”的牌坊,將戲耍跟教育意義“拉郎配”。拿“鬼子進村”來教人勿忘國恥、愛國恤民等,只是徒增笑料:當遊客搖身一變成了戲中人,表演的非專業、情節的誇張、氣氛的和諧,必然會催生太多爆笑,于歡騰和尖叫聲裏,誰還能體味到,革命年代的人性、尊嚴、死亡的美好或悲愴?

  “鬼子進村”備受詬病,從民眾的説法來看,至少存在幾點“原罪”:它拿國恥取樂,將歷史兒戲化,對侵略者罪惡的輕描淡寫、烈士形象的蜻蜓點水,都扭曲了歷史真相;搶“花姑娘”的情節太惡俗,傷了風化;太過喧囂,削減了旅遊文化的分量。

  這些譴責,或許太上綱上線,或意識形態化。“流行承載了太多的星願,才跌得那麼重”,旅遊本不該裹上沉甸甸的道德教化等。但再怎麼説,別把扮“鬼子”搶“花姑娘”拔高到銘記歷史的高度:就算道具逼真,演員敬業,幾人能從樣本戲式的嬉戲中,感受出歷史的厚重?這齣劇情簡單、純屬搞笑的“小品”,只是拷貝了戰爭年代的裝扮,跟敬畏歷史毫不相干。

  “鬼子進村”,是種庸俗、惡俗的噱頭行銷。當歷史成了消費品,利益衝動遁形在教化背後,厚重的文化承載也就成了一戳即破的泡沫。旅遊經濟可以追捧遊樂,但歷史的硬骨,卻不能浸泡在“娛樂至死”的染缸裏,任由腐蝕。因而,請惡俗的旅遊項目別動輒跟“銘記歷史”扯上邊,別一邊亂折騰喚起眼球效應,一邊兜售消費主義價值觀,製造出尊重歷史的幻覺來。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