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致積水嚴重,城市內澇是考驗更是拷問

時間:2011-06-24 10:14   來源:人民網
  昨天傍晚北京迎來大範圍強降雨,部分環路、聯絡線受到積水影響,多處道路中斷,又值下班出行高峰,城區許多路段出現擁堵現象,部分地鐵城鐵區段也因大雨關閉。

  逢雨必澇、逢暴雨必癱,每年夏天,不少城市便會陷入這種“宿命”中。據報道,此前,由於暴雨突襲,江城武漢變成“水城”,此處“水漫金山”,那裏“行車如船”……正當人們反思城市管理水準時,發生在武漢的一幕,昨天又被首都北京“複製”,不少市民紛紛調侃:“這哪是地下通道啊,就是游泳池。”“哥今天不是沒帶傘,是沒帶船。”“積水潭,名副其實。”“太誇張了,首都機場成了馬爾地夫。”……調侃或揶揄也表達了牢騷之意。

  一場大雨就讓一座城市癱瘓,委實令人沉思。龍應臺有個妙喻,要分辨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最好來一場傾盆大雨。“如果一場大雨使你全身泥濘,汽車輪子陷在路坑裏,積水盈尺,店家的茶壺、頭梳漂到街心來,小孩在十字路口用鍋子撈魚”,那麼這大概就是個發展中國家。國家如此,城市亦然。一個城市發達不發達,不光看GDP,瞧高樓大廈,還要看人們看不到的地方,比如下水道。

  越是人們看不到的地方,越能檢驗城市管理者的水準;越是被人們忽略的細節,越能看出管理者的智慧;越是那些貌似不起眼的地方,越可能在緊要時刻考驗管理者的應對能力。下場暴雨就讓城市窘態百齣,幾成澤國,便不能不讓人對這座城市的發達指數和相關部門的管理能力打個問號。城市內澇是考驗更是拷問,城市管理者應該思考兩方面問題。

  其一,如何做好暴雨預警機制?政府部門在準確預報暴雨的同時,能否準備更為詳細的應對措施?如何有效應對突發的城市大澇等癱瘓局面?

  其二,如何合理規劃城市,特別是其地下佈局?中國社科院學者袁曉動直言不諱地稱,“目前,部分城市的規劃體制、城市規劃隊伍、城市規劃理念等還帶有嚴重的計劃經濟色彩,普遍表現為重生産、輕生活,重收益、輕環境,重短期、輕長期,重地面、輕地下,遇到城市災害也就束手無策。”這種嚴厲的抨擊不是無的放矢,它的確勾勒出了不少城市積弊。避免悲劇重演,最好的辦法就是吃一塹長一智,在以後的規劃中,別再只注重面子忽略了裏子。

  “未雨綢繆”。提前應對,方可臨危不慌。切實解決存在的問題,才不會再次犯錯。(王石川)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