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匯瘦肉精萬人道歉”是公關策略?

時間:2011-04-11 14:06   來源:燕趙晚報

  中國國際公共關係協會負責人透露,“雙匯瘦肉精萬人道歉”大會是公關公司手筆。(4月10日《新京報》)

  這一內幕的被揭開,無異於火上澆油,使得原本尚未平息的輿情再次被點燃,雙匯再次陷入自己設下的陷阱之中。由此,人們不免去猜想:在“瘦肉精”事件發生後,雙匯所做的種種措施,會不會同樣是公關策略?

  企業出現重大安全事故,危機公關是企業正常的商業行為,運用得當,可減輕危機所帶來的嚴重損害和威脅。但是,企業危機公關,要有一個前提,即要一切以消費者的利益為重,以誠懇、誠實的態度積極面向社會公眾,不回避問題和錯誤,積極承擔企業的社會責任,這樣才能贏得消費者的同情和理解,重拾公眾的信任和尊重。

  然而遺憾的是,“瘦肉精”事件曝光後,在雙匯所做出的各種措施中,我們很難體會到企業的誠意,更看不到企業對消費者補償的跡象,而企業對混入“瘦肉精”的産品種類和數量,依然模糊不清。而與此相反的,雙匯企業負責人卻在反覆強調企業的損失有多大。所謂的道歉大會由此成了算賬大會、萬人誓師大會。

  在企業危機應對價值排序中,社會利益和消費者利益,應該高於企業利益。雙匯則恰恰相反,對消費者所欠下的“經濟賬”和“良心債”都未算清,卻忙於計算自身得失,並意圖運用公關手段僥倖過關。這種無視消費者權益的底氣從何而來?

  雙匯的這種姿態,我們又何曾少見?一些企業一旦出事,公關滅火幾乎成了涉事方應對輿情的路徑依賴,這種緣木求魚、本末倒置之舉,處理不好,反而使原來的問題更加惡化。

  態度決定命運。在危機事件的處理上,態度比方法更重要。如果態度過關,方法就算有所欠缺也會挽回損失;而態度不好,即便再好的方法也難以挽回民心。畢竟,公眾的權利意識已經覺醒。(苗蠻子)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