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就業不滑出“下限”,關鍵在服務業

時間:2013-07-26 09:52   來源:新京報

  昨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尹成基説,今年1-6月,城鎮新增就業達到725萬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1萬人,在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速趨緩情況下,新增就業依然保持高位。

  外界在談及李克強總理的“兩限論”時,大多關注經濟增長和通脹兩個數據,但對於最為核心的就業水準卻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事實上,從今年宏觀經濟的基本情況看,能不能確保一定的就業水準,才是宏觀經濟是否穩定的真正標誌。

  日前,李克強總理明確指出,上限是防通脹,CPI控制在3.5%左右。下限是GDP增長7.5%,7.5%的指標是依照“保就業”的要求測算的。

  眾所週知,今年被稱為史上最為困難的“就業季”。但從上半年人社部的就業統計看,數據卻異常的漂亮。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擬定的新增就業人數為900萬,但一季度就完成了300萬,整個上半年新增就業超過了700萬,新增農民工就業440多萬。實事求是而言,在今年經濟下行的態勢超乎預期,出口形勢不容樂觀,中小企業的經營狀況極其困難的情況下,如此靚麗的就業數據是上半年中國經濟最大的亮點。考慮到上半年經濟增速“只有”7.6%,而新增就業幾乎完成了全年任務的80%左右,的確難能可貴。

  但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如果下半年經濟下滑的趨勢不改,一些企業和行業減員的情況就會出現,再加上未解決就業的幾百萬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局面在下半年很可能集中爆發,這是必須引起重視的。

  從長期來看,應該意識到,就業水準一方面取決於一定的經濟增速,另一方面,和産業結構不無關係。美國經濟只需3%左右的增長即可確保良好的就業,關鍵在於就業潛力最大的服務業在整個經濟中所佔比重最大。中國經濟的增速遠高於美國在內的發達經濟體,也高於絕大多數的新興市場,但就業一直是一個極大的難題,根子在於中國服務業在三産中所佔的比重太低。

  從全球服務業的水準看,服務業佔GDP的比重平均在60%左右,而中國到2012年年底,服務業佔GDP的比重只有44%。特別是,按照國外一些經濟學家的研究,製造業解決的就業人口占全部就業人口的天花板為23%,而中國在2010年就已經達到這個比例。也就是説,依靠製造業去解決新增就業問題的空間已經極為有限,必須依靠大力發展服務業來解決就業問題。

  要確保今年的就業水準不滑出“下限”,必須立足當下,放眼長遠。所謂立足當下,就是要為中小企業減負,增加中小企業的信心,避免裁員或者減員的出現;所謂放眼長遠,就是要重視服務業的發展,充分發揮服務業作為最大就業提供者的潛力。很顯然,無論是民營銀行的試點等金融領域的改革,還是資訊消費等,無疑都是通過提升中國服務業的比重,穩定中國的就業水準。

編輯:顧文婧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