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金融創新應更多惠及中小企業

時間:2012-04-16 11:01   來源:新京報

  近日,深圳醞釀出臺系列金融創新舉措以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消息可謂備受矚目。其中關於開放深港兩地銀行雙向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的內容更被視為此次深圳金融創新中的主要亮點之一。深圳相關官員亦透露,這一設想也獲得相關部委支援,待中央批准後即可落實。

  要達到本次深港雙向跨境人民幣貸款制度設計初衷,利用香港相對低利率的人民幣貸款支援深圳新興實業發展,進行實質上的金融創新,關鍵就在於一是將跨境人民幣貸款流程日常制度化,二則是尤其需要為中小企業積極利用這一融資工具創造條件。

  在目前這類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的實際操作中,監管層面大多出於防範風險的考慮,對於貸款申請企業的資質做出嚴格規定,同時以逐筆審核的特例處理方式進行操作。以該項制度建設進展最快的廣東省為例,根據今年1月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發佈的“跨境人民幣融資業務”指引,相關企業要申請來自香港的人民幣貸款,必須實行事前報備制,由人民銀行逐筆審核,並且原則上只接受大型國企的申請。

  在其他省區,要申請來自香港及其他境外地區的人民幣貸款,則乾脆沒有專門規則,往往是由政府出面牽頭,特事特辦,重點照顧的也主要是國企。此次深圳金融創新構想中著力支援的軟體、文化創意、生物基因及新能源等新興産業,原本就是以初創期的小微企業居多,其按往例尋求跨境人民幣貸款顯然更為艱難。

  鋻於此,深圳此番引入跨境人民幣貸款或可將現有的“白名單”制度轉換為“黑名單”制度,降低申請跨境人民幣貸款企業的實質門檻,將國企為主變為特定新興行業企業均可申請。與此同時,不妨加大對企業欺詐及利用低成本資金套利行為的懲罰力度,將違規企業直接納入黑名單,給予禁止申請等處罰措施。

  此外,還可建立名義備案審查手續,企業在第三方專業機構的輔助下,確保相關資料的真實完整性,與境外貸款行直接對接,央行等監管部門只需進行總量數據監控及抽查,以在防範熱錢風險的同時,簡化申請流程,提高相關業務辦理的效率。從而真正令深圳這一金融創新,是為中小企業“雪中送炭”,而非淪為給大型國企“錦上添花”。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