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地區應立足增長調整産業結構

時間:2012-02-23 09:59   來源:中國廣播網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我國31個省、市、自治區今年的生産總值增長目標已經全部公佈,從公佈的數據可以看出:東部和中西部分化明顯,呈現出西高東低的特點,最高的貴州省,增長目標14%,另外,西部很多省份都提出超過12%的目標。最低的是北京和上海,增長目標8%。儘管相比去年都有所下調,但是,仍然全都高過國家“十二五”規劃年均7%的增長目標。速度快慢之間,各省設定的經濟增速是或合理?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專家王鵬對此進行獨家解析。

  各省經濟增速目標較合理 

  國際經濟下行壓力不減,國內經濟轉型困難加劇,各省份今年設定的經濟增速實際全部高於“十二五”規劃年均7%的目標。王鵬認為,今年各省份定的經濟增速目標是比較合理的。

  王鵬:從2011年也就是“十二五”的第一年各省的GDP增速來看,各省GDP的增幅高的達到了16%以上,低的也有18%,全國的年均增速為9.2%,這都高於“十二五”規劃7%的增長目標。而2012年國際經濟形勢現在看還不明朗,外需可能進一步下滑,而我國國內的基礎建設包括保障房的投資都會有所下降,而促進消費的效果在短期內不可能非常明顯,所以2012年我國經濟增速可能會持續放緩。各省在2012年的增長目標除了海南有所升高,北京持平以外,其他各省均有所下調,有的省下調的幅度甚至達到了3%左右,應該説各省還是對目前經濟的困難有了一定的預判和準備。

  中西部地區需立足增長調結構

  今年的特點是西高東低,此前,中西部地區承接了東部轉移的高耗能高污染産業,面臨轉方式、調結構的壓力,現在很多省份仍然提出增長超過12%的目標,對它們來説,發展品質和速度的矛盾好解決嗎?應該怎麼解決?

  王鵬:其實發展品質和速度之間確實面臨著一個兩難的選擇,中西部地區發展高耗能的重工業有一定的必然性,一方面它們有很好的能源資源,同時身處的內陸不具備東部地區臨海很好的貿易條件,而且西部勞動力的價格也比較低。另一方面,東部地區的環境保護壓力更迫切,而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長的願望更加迫切,希望引進一些投資大、見效快的行業,這樣此消彼漲,就導致了中西部地區兩高行業的發展比較快。

  未來的發展我認為還應該是在立足於增長的基礎上實現轉方式和調結構。首先,我們要承認這是一個經濟發展的必經階段,中西部地區發展是首要目標,縮小地區的貧富差距。第二,可以在生産結構上進行一些升級,比如説逐步把一些對環境破壞比較大的、低端的基礎行業如勘探、開採、挖掘等行業向深加工行業或者是生産性服務的行業進行轉變,提高産業的附加值,增加生産的效率和效益,同時又可以避免對環境造成極大的破壞和污染。第三,應該加大節能減排的力度,有針對性的針對重化工業出臺一些支援節能減排的政策措施,資金支援、稅收減免等這些優惠政策,還應該鼓勵企業通過科學技術的研發實現節能減排。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