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金融機構能救小微企業嗎?

時間:2012-02-17 13:03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1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2012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會議在談到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時指出,積極培育面向小型微型企業和“三農”的小型金融機構。(2月15日新華社報道)  

  在整個産業鏈中,農業可謂弱勢産業,在各層次、各種所有制企業中小微企業可謂弱勢經濟組織。從上個世紀90年代末期開始,中小微型企業就面臨許多生存和發展壓力,國家從那個時期開始,就尤為重視中小微型企業的發展困境包括融資難題。去年以來,中小微型企業大面積出現生産經營問題,瀕臨破産倒閉企業直線增加,國家可謂下了前所未有的決心,來解決中小微型企業遇到的困難,但至今效果仍不盡如人意。 

  中小企業仍然呼喊著融資難,一種聲音認為,問題在於沒有面向中小微型企業、專門為中小微型企業服務的、量身定做的金融機構,即小型金融機構。筆者覺得應客觀分析。 

  我們簡單回顧一下。剛開始有人認為,中小微型企業從銀行貸不到款,是因為找不到擔保抵押,為此,國家允許設立融資性擔保公司,專門解決中小微型企業的融資擔保難題。後來,又有人説需要成立專門服務於中小微型企業的金融機構,結果小額貸款公司營運而生。效果如何呢?中小微型企業融資難仍沒解決,某些方面甚至越來越難,還出現了許多中小微型企業被高利貸“逼死”的現象。旨在服務中小微型企業的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不少都去從事高利貸、非法集資甚至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去了。可見,不是簡單地成立一些面向中小微型企業的小型金融機構,就能解決問題的。  

  當然,也不是説培育面向小型微型企業和“三農”的小型金融機構沒有好處,但更好的解決辦法,還須從根本上找出原因,採取對策。中小微型企業的根本問題,是自身經營不景氣、利潤回報低、風險卻異常大,吸引不到包括信貸資金在內的資本青睞。 

  所以,在勞動力價格持續上升,人民幣升值預期不減,環保壓力增大,原材料持續上漲等多重壓力下,政府必須想方設法幫助企業消化這些不利因素,使其儘快擺脫困境,實現經營根本好轉,扭轉虧損,實現盈利,這是根本。到那時,信貸資本等就會主動送到府來,融資難問題就將迎刃而解。 

  適度遏制人民幣無節制升值,防止過度吞噬企業利潤;引導企業眼睛轉向國內市場,逐漸擺脫對海外市場的過度依賴;支援企業以科技進步為主的內部轉型,提高生産效率和科技含量,消化勞動力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這些都是必要措施,而最為重要的一條,是減稅降費、國企讓利。 

  目前,國家已經出臺了一系列結構性減稅政策和降費免費措施。筆者認為,力度有待繼續加大。有必要拿出更大氣魄實施減稅免費政策。筆者認為,不妨像對農業免除農業稅等幾乎所有稅費一樣,對所有小微企業免除一切行政性收費項目;對自主創業成立的中小微型企業3年或者5年不徵任何稅,降低自主創業門檻。這樣的話,3到5年如果淘汰了、倒閉了,創業失敗成本也不會那樣大;3到5年仍然存活,説明創業已出成效,理所當然開始納稅,也能夠納得起稅。如果再進一步,政府幫助自創業者解決一部分起步資金,比如通過政府搭橋、財政貼息辦法給其解決一部分無息貸款等,中小微型企業就會大幅度增加。這就吸納勞動力、解決就業來説,對社會的貢獻是相當大的。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