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進出口雙降不足怪 今後將面臨更大壓力

時間:2012-02-15 09:58   來源:中國經濟網

  1月外貿進出口兩年首現雙降,引發各種擔憂。筆者以為,這主要是短期因素在作怪,特別是春節因素影響居多。關鍵還要看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的外貿走勢,可謂困難重重,需及早因應。

  我們注意到,本月10日,海關總署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1月份進出口總值2726億美元,同比(下同)下降7.8%。其中出口1499.4億美元,下降0.5%;進口1226.6億美元,下降15.3%。雖然外貿進出口雙雙進入負增長區間,但相比于進口,出口的降幅並不大,僅0.5個百分點。由於今年首月假期佔半月之多,進口單位要顧及報關驗放、單據收遞、物流儲運、資金週轉等因素,再加上一些外貿加工企業工人返鄉致開工不足,進口單位一般都避開首月時間檔口,如此便導致進口降速達15.3%之多。因此,以春節因素來解釋負增長主因是可以成立的。

  此外,外貿進出口在不同區域狀況不同,陰霾之中也不乏亮點。

  沿海發達地區中,1月份,廣東省外貿進出口總值618.1億美元,下降16.7%,蘇、滬、京三地外貿總值也分別下降12.8%、9.7%和1.7%,魯浙二省分別實現進出口264.4億美元和184.1億美元,分別下降2.6%和9%。沿海省份的1月外貿形勢確實比較嚴峻。而比較突出的亮點是,福建省進出口121.6億美元,增長6.1%。撇開進出口總值,我們也注意到,浙江省、上海市和福建省分別出口200.3億、166.5億和78.7億美元,分別增長4.1%、1.3%和3.7%。同時,單從出口方面看,中西部地區出口也呈現快速增長態勢,貴州和江西兩地竟有19.6%和23.5%的較高增速。考慮到當前內外經濟狀況存在的隱憂,再加上春節假日影響,應當説中國的首月出口情況還是比較平穩的。當然,這與外貿出口相關監管、服務部門的努力和支援是分不開的。

  2012年,影響中國外貿發展的不穩定和不確定因素依然很多,今年對外貿易形勢相當嚴峻也確實成為了政府和企業的共識。我們一方面要轉型升級,保持外貿平穩發展,另一方面也要應對國際競爭愈加激烈、貿易保護趨強、經營成本快速攀升、環境資源壓力不斷加大等多重壓力。特別是未來幾個季度,發達國家市場的頹勢或將産生連帶影響,假如政府、企業的相關應對舉措無法及時跟進,貿易下滑的壓力恐將繼續並可能不是短期現象,特別是出口方面,下降速度或許將進一步加深。而且,很多出口屬於來料加工型的,需要進口一些中間品,加工以後再出口,出口下降了,進口也得隨著下降。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