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亟待改變“兩張臉”

時間:2012-01-30 13:50   來源:人民日報

  履新兩月的保監會主席項俊波日前提出,要本著“急用先建”的原則,儘快建立健全治理銷售誤導和理賠難的制度,讓銷售誤導和理賠難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在他看來,當前行業最急迫的問題不是保費增幅下滑、投資收益收窄,而是誠信形象差——“承保理賠兩張臉,行銷騙子滿街轉”。

  新的一年,保險監管部門不為發展速度所擾,把維護消費者權益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一齣手就“揪出”大家最關切的問題。如此“急用先建”,甚合民意!

  多年來,保險機構損害消費者利益的問題未有大的改觀,已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仔細考量,“急用先建”絕非感性主張,這是綜合治理行業弊病、引領行業穩健發展的理性決策,是“打蛇打在七寸上”的狠招。

  只有根治行銷誤導、理賠難的問題,行業的發展才有根基。保險産品的核心價值是“信守承諾”,誠信是行業安身立命的根本。然而歷經十幾年高速成長,急功近利的發展模式所催生的各種誤導、違規問題時有發生,整個行業已經被牢牢地釘在“失信”的恥辱柱上。一人上當,親友戒備——失信所導致的效益折損呈幾何級增長,如不下決心扭轉這一局面,保險業前景堪憂!

  整治銷售誤導和理賠難,可對保險公司提升經營管理水準産生倒逼作用。“來的都是客,全憑嘴一張”掩蓋了産品雷同化、創新不足的問題;而假保單、代客簽字等,也暴露出公司在單證、回訪以及財務管理等方面的缺陷。理賠難的背後,是核保不嚴遺留糾紛、流程低效導致拖遝,以及內控不嚴內鬼冒領等弊端。“拎”起銷售和理賠這前、後兩端,整個經營管理鏈就能邁上新臺階。

  整治銷售誤導和理賠難,可對保險業轉方式、調結構産生推動作用。目前,投資型保險已佔壽險業務的80%以上,百姓真正需要的保障型業務卻增長乏力。如此供需對接不暢,一定程度上是銷售誤導和理賠難所致——前者誤導百姓把保險當成理財産品買;後者令重疾險、健康險的潛在客戶退避三舍。這些年保監會一直呼籲“調結構”,可監管者並非主管者,無權干預保險公司的經營策略。而抓好銷售誤導和理賠難,解決保戶和公司之間商品資訊不對稱、交易地位不平等問題,能讓市場之手更好地調劑供需,“調結構”水到渠成。

  整治行銷誤導和理賠難,能促使行業加快改革步伐。現行行銷體制下代理人身份模糊、績效考核指標單一等問題,是行銷誤導的主因。市場退出機制的缺位,造成了保險公司差而不倒、亂而不倒,無法優勝劣汰。與其他行業一樣,頑癥積弊皆源於體制機制,贏得消費者信任,保險業必須“刨根問底”。

  整治行銷誤導和理賠難,是提高監管效率的一次“大考”。要改變監管定位模糊的問題——監管缺位、錯位和越位,讓侵蝕消費者利益的問題愈演愈烈;要完善監管制度——法規之間“打架”的問題在交強險、車險理賠風波中已有體現;要提高監管水準——保險合同的“霸王條款”讓法律界質疑監管者的專業性和容忍度。保監局長接待日、統一投訴熱線、代理人黑名單等老百姓呼籲多年、其實並不複雜的監管手段,確實需要“急用先建”起來!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