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業應獲信貸政策鬆綁外的更多解困之舉

時間:2011-06-09 15:05   來源:新華網

  銀監會日前出臺了進一步改進小企業金融服務的政策,要求商業銀行對小企業不良貸款比率實行差異化考核、適當提高小企業不良貸款比率容忍度等措施,政策意在讓金融資源更多地向小企業傾斜,以緩解當前一些企業出現的“錢荒”現象。

  今年以來,在貨幣和信貸政策日益趨緊的情況下,中小企業融資成本上升、貸款難度加大,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中小企業日常生産與經營,在上游原材料價格高企、勞動力成本上升、人民幣匯率不斷升值等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在一些區域出現了小企業資金鏈緊張、經營壓力驟升的問題。

  銀監會出臺這一政策的背後,凸顯出當前我國金融服務中信貸投放仍不均衡的現實。政策與其説是對小企業信貸政策的傾斜,不如説是還給小企業一份應有的金融服務獲得權。眾所週知,一直以來與大企業相比,小企業若想獲得相應的信貸資源,往往有著更大的難度。

  在金融權利方面,小企業缺少一份應有的平等。這種不平等被金融學者解釋為結構性資金缺口現象。具體來説,即在當前一些中小企業貸不到款的同時,卻又有相當多的大企業資金異常充裕,這邊小企業開不了工,那邊一些大企業卻可以從容地用銀行資源買樓買地。

  需要指出的是,這種現象並不獨見於當前的貨幣緊縮時期。即便是金融危機以來我國實施了適度寬鬆貨幣政策之後,在天量信貸的投放中,小企業亦未獲得與大企業等同的金融機會。

  事實上,不平等並不僅僅發生在金融資源的獲取上,當前一些小企業運營日漸困頓、舉步維艱的背後,除了自身競爭力不強之外,也與諸多不平等疊加有關。除了在信貸方面難以獲得平等的權利外,在行業準入、政策扶持、行政調控等領域,小企業均處於弱勢。

  這些不平等是機會的不平等。在經濟轉型期,相比于結果的不平等,機會的不平等更加有傷于市場經濟土壤的形成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當一些民營企業因種種限制無法進入到玻璃門另一端時,當一些壟斷企業一味做大做強影響到上下游資源供需環境時,影響的將是市場的活力、公平競爭的秩序和國民經濟的創造力、內生動力。

  當前小企業經營困難,並不僅僅是因為銀根的緊縮,而是因發展機會正變得日漸狹窄與跼踀,從這一角度來講,除了信貸鬆綁外,中小企業需要更多的平等關照和解困之舉。(王宇)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