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緣何盈利難

時間:2011-05-23 13:49   來源:人民日報

  最近熱議的不少話題,都與企業的生存狀況有關。

  有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規模以上中小企業虧損面達15.8%,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上升了22.3%。與此同時,中小企業歇業倒閉的傳聞不斷出現,有報道甚至稱這些企業面臨的經營困境“甚于國際金融危機來襲時”。

  中小企業儘管體量小,經營能力和技術水準也參差不齊,卻是市場中最活躍、最具創新精神的部分,也是吸收就業的重要載體、促進社會穩定的基礎力量。它們的生存狀況,關係著市場活力和社會穩定。

  中小企業生存何以堪憂?時下盛傳“四荒”説——“用工荒”、“用地荒”、“用電荒”和“用錢荒”。中小企業所有的生産要素都面臨短缺,肯定是言過其實。但無風不起浪。“用工荒”傳聞後面緊跟著的是勞動力薪酬的較大幅度增加。宏觀調控中的土地閘門和收緊銀根,首當其衝的,就是中小企業貸款更難、借貸利息更高了。最近東部和中部地區不同程度存在著“電荒”,幾乎所有的錯峰限電方案都首先將中小企業列為拉閘對象。

  企業是靠利潤存活的。中小企業面臨的這些難題,最終都歸結到了一點,就是盈利難——成本在持續上漲,而銷售價格並沒有水漲船高甚至還在下跌。用工、融資、原材料等成本上漲是剛性且持續的;如果是外貿企業,還涉及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商品實際貶值問題,要是類似的“四荒”問題久拖不決,中小企業的歇業倒閉就在所難免。

  耐人尋味的是,大型企業的主要效益指標卻持續快速增長,一些大企業憑藉其雄厚的資本實力和政策優勢紛紛與地方政府聯手,大舉擴張。

  由此可見,中小企業目前面臨的困境,既與其自身的“弱”“小”有關係,也與現行的一些政策導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由於我國生産要素的市場化還相對滯後,行政力量的干預往往導致大企業和中小企業在資源的獲取上處於不完全平等的地位,致使小企業往往處於政策的弱勢。

  因此,緩解中小企業的“內憂外患”,除了這些企業自身要千方百計通過管理和技術創新降耗增效外,最根本的還有待於從宏觀政策入手為中小企業分憂解難。比如政府如何放權讓利,如何切實減輕企業不合理的稅費負擔等,都是放水養魚的好選擇。(鄧建勝)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