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網際網路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作

時間:2015-12-22 15:03   來源:光明日報

  習近平主席在出席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開幕式主旨演講中指出,“網路空間不是‘法外之地’。網路空間是虛擬的,但運用網路空間的主體是現實的,大家都應該遵守法律,明確各方權利義務。要堅持依法治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讓網際網路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作”。法治是現代社會治理的共同準則,也是世界各國網路治理的通行準則。習主席關於依法治網的重要論斷對於我們全面推進網路空間法治化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一、依法治網的重大意義

  在我們這樣一個13億多人口的大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同樣,在我們這樣一個有近7億網民的網路空間全面推進依法治網,也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網路空間法治化是法治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應有之義,是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必然要求,是推動網路空間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

  依法治網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大力推進依法治國建設進程。隨著現代資訊技術的飛速發展,網際網路已經深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網路空間已經成為各種社會關係的重要載體。網路空間不能也不應成為“法外之地”,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包括“依法治網”。

  依法治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網路空間是國際社會公認的陸、海、空、天之後的第五大主權空間。放眼世界,各國都在大力通過法治方式加強網路安全建設和頂層設計。只有依法治網,積極加強國家網路安全法治建設,統籌規範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及軍事各個領域的網路安全重大問題,才能不斷增強安全保障能力,維護國家主權不受侵犯。

  依法治網是推動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強大動力。“沒有資訊化就沒有現代化”,智慧工業、電子商務、網際網路金融等新興産業快速崛起,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讓資訊資源的經濟價值得到充分挖掘。國際經濟競爭、綜合國力競爭,越來越聚焦在資訊網路領域。只有大力推進依法治網,切實保障網路經濟各方主體合法權益,規範市場秩序,才能夠推動我國網路基礎設施加快普及、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和實現資訊經濟的全面發展。

  依法治網是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根本要求。曾幾何時,網上亂象叢生,包括虛假資訊亂象、網路侵權亂象、虛假低俗廣告亂象、網路淫穢色情亂象、標題黨亂象等大行其道,侵害個人隱私、侵犯智慧財産權、網路犯罪等時有發生。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既要尊重網民交流思想、表達意願的權利,也要依法構建良好網路秩序,引導網際網路企業依法辦網、網民依法上網,這有利於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二、網路空間法治建設成就顯著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切實加強網路立法,初步形成了涵蓋法律、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的網際網路法律體系。同時,進一步加大網路執法,引導網民守法,積極推進網路依法規範有序運作。

  網路立法在原有基礎上不斷加快。十八大以來,在中央高度重視下,立法進程進一步提速、立法層級明顯提高,一大批網際網路法律法規和規範性文件先後出臺。《網路安全法(草案)》已經面向社會徵求意見,《電子商務法(草案)》正在加緊起草,《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對若干網路犯罪行為作出規定並已正式實施,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均對相關網路服務作出規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還先後出臺了《關於辦理利用資訊網路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相關司法解釋。國家網信辦制定出臺《即時通信工具公眾資訊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單位約談工作規定》等一批規範性文件,為網路空間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依據。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