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餐費甄別貧困生”過于簡單粗暴

時間:2015-10-15 11:23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用餐費來甄別貧困生這種辦法很簡單,只需坐在辦公室里統計數據即可,但這種簡單中包含著某種粗暴,而這種粗暴,暴露出學校管理上的懶政思維——懶得通過衣食住行等多方面去甄別貧困生,懶得通過調查走訪核實來甄別貧困生。在這種懶政思維指導下,再好的用心也可能辦壞事

  根據華中農業大學新出臺的助學金評選辦法,貧困生認定要查詢校園卡食堂中餐、晚餐的消費記錄,餐費平均值在年級前10%的學生,將被取消貧困生資格,無緣獲得助學金。據推算,若想獲得助學金,女生中晚餐要低于6.2元,男生要低于7.2元。難道貧困生就不能吃得好點嗎?吃飯開銷大的學生被取消貧困生資格,這樣的規定合理嗎?同學們對此議論紛紛。(10月13日《武漢晚報》)

  華中農大此舉,其良苦用心顯而易見:一方面,助學金“粥少僧多”,貧困生認定困難重重,通過食堂消費來甄別貧困生,或許有利于去偽存真、精準扶貧;另一方面,有些貧困生不尚節儉,窮得叮當響還不知合理開銷,將食堂消費與助學金挂鉤,或許可以“倒逼”貧困生養成節約的習慣。

  但是,此舉的問題同樣顯而易見:其一,如今很多大學生經常不在學校食堂就餐,而是叫外賣或者出去吃,這就導致校園食堂平均餐費水平較低,以至于一頓飯平均吃六七元就算多的,能排進年級前10%。而通常情況下,越是貧困生越經常在學校食堂就餐,他們即使消費水平不高,餐費也可能處于領先地位,因而被取消貧困生資格,這無疑既不合理也不公平。與此相對應,有些家庭經濟條件較好的學生,平時較少在學校食堂就餐,餐費平均水平反而很低,難道他們應該被評為貧困生,因而獲得助學金嗎?

  其二,同學們“應付”這一新規定的招數可謂多矣:比如窮學生借用富學生的飯卡,然後把錢還給他;比如有些學生為了評上助學金,偶爾去學校食堂低消費,平時叫外賣或者出去吃……這些招數學校根本無法防范,更無法甄別。也就是說,華中農大的良苦用心,最後可能導致學生普遍弄虛作假。

  其三,“女生中晚餐要低于6.2元,男生要低于7.2元”才可能獲得助學金,讓人心里很不是滋味。在如今的物價水平下,即使吃食堂,一頓飯六七塊錢能吃得飽嗎?從報道中學生的反映來看,“很勉強”。貧困生確實應該勤儉節約,但吃飽飯是每個貧困生的權利,也是政府、學校應負的責任。現實中,越是貧困生可能越嘴饞、越能吃,他們寧肯在其他方面節省一些,也希望吃飽甚至吃好一些,這種卑微的願望並不丟人,也並非不可體諒。而將食堂消費與助學金挂鉤,為了獲得助學金,有些貧困生可能吃不飽飯,想想就讓人覺得心酸。

  可見,用餐費來甄別貧困生是不靠譜的,這種辦法很簡單,只需坐在辦公室里統計數據即可,但這種簡單中包含著某種粗暴,而這種粗暴,暴露出學校管理上的懶政思維——懶得通過衣食住行等多方面去甄別貧困生,懶得通過調查走訪核實來甄別貧困生。在這種懶政思維指導下,再好的用心也可能辦壞事。(晏揚)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