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的大度,該怎麼“笑納”

時間:2015-10-12 10:20   來源:錢江晚報

  在紛紛颺颺好幾天以後,青島天價蝦事件中的受害者終於收到了由青島有關部門退回來的餐費,扣除正常就餐的費用,匯來644元。

  扣掉正常花費的要求是受害者自己提出來的,這不奇怪,這麼多年仁義禮智信的傳統文化的浸染,人們知道什麼叫得饒人處且饒人的道理,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做事,不該付的錢請歸還,該付的錢一分都不會少,別人可以不仁,但我不能不義,肖先生的身上就體現出了這種氣節。

  消費者足夠大度,但管理部門也如此實誠、輕易笑納、順水推舟就有點不知輕重了。肖先生一家消費時經歷過的那些可怕的事,真的是僅僅退回不合理收費的那一部分就可以的嗎?他們精神上遭受的折磨呢?為了維權多付出的人力物力和時間成本呢?“退一賠三”、“假一罰十”是寫進有關法規的,是消費者應該享有的權益,不是誰的恩賜。錢是小事,哪怕按消法的規定給了受害者數倍的賠償也不過幾千元,又能如何?在輿情還很熾熱的時候,當地部門的裝傻充愣顯然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能遇上這麼通情達理的消費者是青島的幸運,到府道個歉,將錢如數奉還,該給的賠償要賠,該道歉的誠摯道歉。登門道歉勝過電話裏的千言萬語,用賠償來體現的誠意比口頭上的承諾要好。有這麼善良的消費者,青島並不需要花太多的代價就能得到原諒,甚至還能得到讚許。解鈴還需繫鈴人,我們畢竟都是旁觀者,他們一家才是真正的受害人,他們的命運才能為這起事件劃上一個休止符。這原本是一個挽回影響的機會,也是給青島整治旅遊環境一個緩衝期,可看起來青島的有關部門又一次輕輕放過了。

  每個地方大概都不能杜絕類似宰客這樣的事發生,極端個案也不宜代替全部,個體行為也不能推演到群體身上。在青島旅遊不只有壞事,還有美好,比如青島那遍佈市區的免費沙灘,海鮮批發市場周圍物美價廉的海鮮排檔,他們的誠實守信,曾經給無數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他們不該為這樣的事情買單。大家不是沒有這樣的理性,但大家需要看到一種態度:一種將消費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將一個城市的聲譽看得比自己頭頂上的烏紗帽還重要的責任心。作為青島的管理者,你們不珍惜自己的城市,又如何説服別人替你珍惜,替你理性?

  青島的這件事之所以持續發酵,輿論疊人浪式的吶喊,不只是想看那個黑心老闆最後落得個什麼下場,也不是針對特定地方和特定的人,歸根到底,公眾還是希望政府部門從中吸取教訓,樹立起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應有的樣子,而不是無動於衷和草草了事。否則,公眾怎麼知道,今天肖先生的事是了了,下一次會不會碰到同樣的事?(高路)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