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打贏扶貧攻堅戰

時間:2015-06-29 13:41   來源:人民日報

  ——三論謀劃好“十三五”時期扶貧開發工作

  到2020年,7000多萬貧困人口要全部脫貧,時間十分緊迫,任務相當繁重,扶貧開發工作已進入攻堅拔寨的衝刺期。確保按期完成任務,必須採取超常規的思路和辦法,必須凝聚更多共識和力量。

  “扶貧開發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要動員和凝聚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在貴州召開的部分省區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述了“大扶貧”的工作理念,要求匯集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等多方力量,多種舉措有機結合、互為支撐。這為深入推進扶貧開發工作指明瞭努力方向,對於打贏扶貧攻堅戰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7億多人成功脫貧,中國成為“全球首個實現聯合國制定的貧困人口比例減半目標的國家”,一條基本經驗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越往後,扶貧難度越大,我們就越是要繼續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扶貧部門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其他部門也要協同配合、大力協作;各級黨委政府積極引導、主動作為,也要調動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鼎力支援;貧困地區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發達地區也要對口幫扶、積極支援。中央地方上下聯動、政府部門左右協調、政府社會內外結合,調動起各方面的積極性,就能匯聚成戰勝貧困的強大合力。

  打出“組合拳”,才能啃下“硬骨頭”。形成上下聯動、橫向聯合、齊抓共管的“大扶貧格局”,需要樹立大局觀念、創新體制機制、突破思想束縛,對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黨員幹部提出了更高要求。決不能畫地為牢,認為扶貧攻堅只是扶貧部門的事;也不能閉門造車,不下力氣引入社會力量共襄扶貧;更不能懸在半空,忽視基層組織建設。唯有克服部門利益的阻礙、走出思想觀念的誤區、樹立全國一盤棋的意識,才能形成共同為扶貧想招、一起為扶貧發力的生動局面。

  無論是回溯歷史,還是著眼現實,什麼時候扶貧能調集各方資源,什麼時候脫貧就成效卓著、事半功倍。在寧夏永寧,閩寧鎮取“福建、寧夏合作”之義,戰勝了“苦瘠甲于天下”的貧困,也樹立起區域對口幫扶的典範;在貴州黎平,“網際網路+”走進深山老林,村民在網上銷售土特産,開啟了“造血”扶貧的新路子……來自一線的鮮活事例充分説明,健全組織動員機制、搭建社會參與平臺、培育多元扶貧主體,就能為形成“大扶貧格局”創造條件。

  有一句諺語是這麼説的,“三人省力氣,四人更輕鬆,眾人團結緊,百事能成功”。努力形成多點發力、各方出力、共同給力的“大扶貧格局”,讓社會扶貧人人皆願為、人人皆可為,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戰勝不了的貧困。“十三五”期間扶貧開發攻堅戰只能打贏,必須打贏,只要全黨全國共同努力,也一定能打贏!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