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紀律釋放出“沉潛的力量”

時間:2015-03-24 10:1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反腐敗不僅是要守住法律的底線,更是要維護黨紀的嚴肅性,讓黨員幹部敬畏紀律

  這兩年來,中央巡視組的行動,給反腐敗鬥爭注入巨大的正能量。事實上,除了中央巡視組,按照巡視工作條例,省級黨委也要建立專門機構開展巡視工作。據《中國紀檢監察報》報道,截至目前,絕大部分省份已經啟動2015年首輪巡視,其中一個鮮明的特點是,巡視的“靶心”緊盯違反政治紀律、政治規矩等問題。

  近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也刊發文章,指出“從嚴治黨就要把黨的紀律挺在前面,讓紀律立起來、嚴起來”,再次釋放嚴明紀律的強烈信號。如果説強力反腐是要“用治標為治本贏取時間”,那麼經過兩年多的“打虎拍蠅”,我們已經打開了一個“治本”的時間窗口,在反腐敗力度不減的同時,正可以把紀律進一步嚴起來。這也是為什麼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自覺按原則、按規矩辦事”,“要堅持原則、恪守規矩”。可見,講紀律、講規矩,正成為黨風廉政建設的又一個著力點。

  黨員領導幹部是多年培養起來的寶貴財富。習近平總書記曾感嘆,培養一個領導幹部比培養一個飛行員的花費要多得多。這也提醒我們,即便從成本的角度看,黨風廉政建設也需要加大“防患于未然”的力度。否則,不僅是人力資源上的巨大浪費,甚至可能陷入“割韭菜”的困局。肌體健康,不僅要剜除毒瘤還要對症施治;既治已病又治未病,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題中之義。

  正如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這篇文章中所用的比喻,抓案子、抓線索,是“樹木”;強紀律、嚴規矩,才是“森林”。中央紀委把案件室改稱紀檢監察室,把案件線索規範稱為反映領導幹部問題線索,並非簡單的名稱改變,而是職能定位的深化。腐敗滋生蔓延,根本原因在於一些領導幹部黨的觀念淡漠,組織渙散,紀律鬆弛。一些地方出現的系統性腐敗、家族性腐敗和塌方式腐敗,莫不證明這一點。反腐敗不僅僅是守住法律的底線,更要維護黨紀的嚴肅性。只有這樣,才能使黨員幹部敬畏紀律、遵守紀律。

  落實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是黨的重托,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嚴明紀律,各級黨委、紀委不能當甩手掌櫃。年初,中央紀委五次全會劃定的2015年重點工作,第一條就是“從嚴治黨、依規治黨,加強黨的紀律建設”。湖南衡陽發生破壞選舉案,原市委書記雖然自己沒有收受賄賂,但瞞案不報、壓案不查,沒有擔責、玩忽職守就是違紀。對違紀行為要抓早抓小,對不講規矩、不聽招呼的黨員幹部,要敢於拉下臉來批評、亮出劍來肅紀、點起名來曝光,放任自流只會養癰遺患。

  紀律退一分,腐敗進一尺。看看蘇共亡黨的沉痛教訓,不正是黨員喪失組織紀律的苦果嗎?聽聽蔣介石敗逃臺灣後總結失敗時説“共産黨有紀律,國民黨沒紀律”,不正説明黨不以規矩則亂嗎?今天重溫歷史教訓,重提政治紀律,重講政治規矩,黨員幹部更需要把守紀律講規矩作為政治的生命線,真正做到執行紀律無條件,遵守規矩不含糊,守住底線不逾越,遇到紅線不觸碰。

  相對於查處大案要案産生的“震撼力”“震懾力”,嚴明紀律釋放出一種“沉潛的力量”。不敢腐、不能腐,需要的是紀律豎起一堵防火牆,直至紀律倡導的價值內化於心,才能真正達到不想腐的境界,讓黨風廉政建設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