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遊客真的“錢多人傻”嗎

時間:2015-03-02 09:44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不排除一些人在國外消費有顯擺的成分,但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更多人在國外消費其實是理性選擇

  誰是世界上在節日期間花錢最大手大腳的人?某國內網站拋出了這樣的問題。答案不言自明:中國人。誰是2015年春節期間最“奇葩”的消費者?答案也不言自明:中國人。在認可中國人消費能力的同時,西方媒體評論稱,不少中國消費者只買到了商品,而沒有買到“品位”。(2月28日《人民日報海外版》)

  “錢多人傻”,這是一些中國人在海外給人留下的土豪形象。“錢多”的表現是購買力強,根本不差錢,即便是奢侈品,買起來也像買白菜一樣隨意、任性;“人傻”的表現,就是只買貴的不買對的,甚至連買個馬桶蓋、大米都要跑到國外買最好的,至於這些東西好在哪,到底值不值,買的時候根本沒想清楚。

  對於商家來説,當然喜歡這樣的顧客,“錢多人傻”首先意味著強大的購買力,沒有哪一個商家會因為錢多人傻而將其拒絕的——儘管“錢多人傻”的土豪氣息讓人並不舒服。在任何市場,“錢多人傻”都是最受歡迎的顧客類型,“錢多人傻”的潛臺詞其實是錢好賺。

  可在國內市場,中國人“錢多人傻”的特徵卻並沒有表現出來。一方面,人們在國內消費奢侈品的勁頭並不足,平時要置辦點像樣的東西,即使是急需的,也總是憋到出國時再搶購,或者通過代購來買,能節省一點是一點,完全沒有了一擲千金的豪氣;另一方面,人們對品質差不多的産品並不信任,即便價格相差很多,人們也提不起購買的慾望,即便要購買也是斤斤計較,總是覺得賣家賺了自己大便宜。當人們在國內消費變得精明時,結果只能是國內消費動力不足;“錢多人傻”的氣質,在國內消費中沒有得到體現。

  有人會説,這正是“錢多人傻”的特徵。因為“錢多人傻”才跑到國外去顯擺,忘記了消費的最終目的,只是買到物美價廉的東西而已。不排除一些人在國外消費有顯擺的成分,他們覺得土豪氣質可以給國人增添光彩;但是,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更多人在國外消費其實是理性選擇。他們覺得外國的東西更便宜,既然便宜為何不乘著出國的機會搶購一番?這一搶購就難免引起“錢多”的感嘆。他們覺得外國的東西更值得信任,即便國內也有類似的産品他們還是不放心,所以他們寧願費一番週折也要在國外購買,這一費勁就給人“人傻”的感覺。

  國人“錢多”是真的,但“人傻”倒未必。同樣的奢侈品,國內國外的價格可能相差數千元,為了節省這數千元豪買一番就真的傻?即便從節省的角度看,也是節約意識的體現。同樣的産品,國內國外的品質相差無幾,但是市場經濟本來就是以信任為基礎的,因為更相信國外的品牌,費勁也要購買,這是真的傻?如果這是“錢多人傻”,就太小看國人的智商了。

  其實,“錢多人傻”的評價,多是摻雜了感情色彩,其中有一些對國人素質的嘲諷和偏見——在看到某些國人的低素質時,只好斥之為“錢多人傻”。客觀地説,“錢多人傻”更多時候是一種基於市場信任的表現,因為有了基本信任,在消費時就表現出衝動和任性一面。這種衝動和任性在國內消費時,有時是不敢表現出來的,因為一不留神,就真的成了“錢多人傻”。

  對於“錢多人傻”的形象,可以從價值觀的角度剖析,這裡面有初富之後的浮躁與炫耀,這種高調做派的確讓人反感,需要反思。但是,也應該從市場的角度去判斷,“錢多人傻”的形象為何總在國外表現出來,在國內是否也有機會讓國人“錢多人傻”的一面暴露出來?這離不開商家的努力,需要它們表現出專業和誠信的一面;也離不開市場的完善,市場經濟本來就是一種誠信經濟,一種法制經濟。如果看不到這一點,國人在以後的消費中,必然還會將“錢多人傻”的形象留在海外。(李劭強)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