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一方者當懷“四有”之心

時間:2015-01-30 11:02   來源:中國青年網

  自秦統一六國創郡縣制以來,地方行政制度歷經郡國並行、行省制度等不斷的變遷,唯一不變的便是“縣”一級行政單位。不管是縣令,是縣太爺,還是今天的縣委書記,變的是稱謂,沒有換的是興業守土之責、澤被鄉里之任。習近平總書記在同中央黨校第一期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時更是給縣委書記這一角色定下了要求“做縣委書記就要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始終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

  守一方者,應心中有黨。心中有黨就是要堅定不移地信仰黨、忠誠黨。每個人都有信仰,或大、或小,或崇高、或樸素,而我們共産黨人的信仰很純粹,就是馬克思主義和共産主義道路。選擇信仰不易,堅守信仰更難。在新時期、新形勢下,面對各種誘惑的嚴峻考驗,縣委書記作為“一線總指揮”,崇高信仰決不能變,心中有黨就是給頭腦中裝上“除塵器”,就是清除一切私心雜念,用科學發展觀和黨的群眾路線武裝自己的頭腦,切實加強黨性修養和鍛鍊,在思想上築起一道拒腐防變的“堤壩”,切實增強政治信念的堅定性、政治立場的原則性、政治忠誠的可靠性。同時堅定的信仰不止要挂在嘴上、藏在內心,更要落實到行動上、落實到實踐中,把對黨的忠誠內化於心、外化于行、行見於效。

  守一方者,應心中有民。心中有民就是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政之所信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這是習總書記在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二批部署會議上的講話中提到的。與之映照的是孟子提出的一個重要思想:“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如何做好一名心中有民的的好書記?認真傾聽人民群眾呼聲,“心中為念農桑苦,耳裏如聞饑凍聲”,這是一名好書記;切實解決人民群眾難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是一名書記。不喊口號,不做政績工程,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真辦事、辦實事;擺正位置,轉變“父母官”思想為“幹群一家親”思想,讓人民群眾感受到了變化、得到了實惠。唯如此,則必如管子云:“道之純厚,遇之有實,雖不言曰‘吾親民’,而民親矣。”

  守一方者,應心中有責。心中有責就是要有擔當意識,淡定面對個人名利。“不屈于利稱之富有,不屈于名可謂高貴”。縣委書記們應當正確看待名與利、正確看待得與失、正確看待順境與逆境,努力杜絕“三年不動就有失落感”的錯誤觀念,絕不能為一己之私去做好大喜功、嘩眾取寵、沽名釣譽之事,而應當真正從客觀實際出發,踏踏實實、盡心盡力幹好本職工作,在自己的舞臺上盡情揮灑心血和汗水,為廣大人民群眾真正做好公僕。只有沉下心來、淡泊名利,心無旁騖搞建設,才能真正成長為想幹事、會幹事、幹成事、不出事的幹部,真正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守一方者,應心中有戒。心中有戒就是要講紀律,守規矩。縣委書記們要堅持慎獨慎微,淡定面對各種生活誘惑。清代名臣張英曾説,“危者,嗜欲之心,如堤之束水,其潰甚易,一潰則不可復收也”,這裡説的就是縱欲的危害。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做到常懷慎微之心、常棄非分之想、常思法治之威,防微杜漸,真正做到勤政從一言一行做起,廉政從一分一厘拒之。只有這樣,才不會犯“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的錯誤,才能更加專心致志地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古語曰,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今人云:思國之安,牧守一方,當懷“四有”之心!(中國青年網特約評論員 蔣妥)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