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經合組織的“中國緣”

時間:2014-10-29 13:2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今年11月,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將在北京舉行,這是中國作為東道主舉辦的一次重大外事活動,是中國今年“主場外交”的收官之作,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

  APEC成立於1989年。1993年11月,首次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召開,至今APEC已發展成為亞太地區級別最高、影響最大、機制最完善的經濟合作組織,有21個成員,擁有世界40%的人口、57%的經濟總量和46%的貿易總量。

  中國與APEC之間的緣分由來已久。1991年11月,中國正式加入APEC。中國國家主席出席了歷次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2001年APEC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上海舉行,與會領導人統一穿著中國傳統唐裝的畫面成為一道靚麗風景線,給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時隔13年,從上海黃浦江畔到北京雁棲湖畔,APEC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再次在中國舉行。

  APEC是中國參與的第一個區域經濟合作組織,為我國融入區域一體化進程、積累市場開放經驗、開拓周邊外交和首腦外交提供了重要平臺。在積極參與APEC各項合作的過程中,中國積累了區域經濟合作、多邊經濟外交等方面的經驗,這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WTO)、推動建立國際和地區政治經濟新秩序、參與多元化的國際經濟合作體系奠定了基礎。依託APEC這一平臺,我國國內相關産業也獲得了更多發展機會。如天津濱海新區于家堡金融區成為APEC首個低碳示範城鎮。APEC還是我國開展首腦外交、周邊外交和經濟外交的重要舞臺。我國通過參與APEC,向亞太、向世界傳播中國的聲音,與更多地區國家建立互利共贏的夥伴關係,展現了負責任大國形象。

  與此同時,中國的發展振興也為APEC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首先,中國自身經濟總量的增加、對外開放的深化推動了亞太地區經貿活動的擴大,使地區經濟發展更加平衡,貿易投資活動更趨活躍。中國10大貿易夥伴中,有8個是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其次,中國積極參與APEC各領域合作,提出一系列重要倡議。內容涉及促進區域貿易和投資自由便利化、亞太區域合作和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推動亞太地區形成發展創新、增長聯動、利益融合的開放型經濟格局,構建覆蓋太平洋兩岸的亞太互聯互通格局等。第三,中國還為APEC提供了經濟技術合作資金等各方面的具體支援。我國于2009年設立了“中國—APEC合作基金”,鼓勵中國企業參與亞太經合組織相關經濟技術合作。中國還積極參與APEC框架下經濟技術合作高官指導委員會和農業技術工作組工作,幫助減少成員間經濟差異,分享農業生産、運輸策略方法,提升食品安全和品質。

  亞太是全球經濟發展速度最快、潛力最大、合作最活躍的地區,是世界經濟復蘇和發展的重要引擎。APEC與中國都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都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夥伴關係”恰好是今年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主題。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啟動並推進亞太自貿區進程,促進經濟創新發展、改革與增長,加強全方位互聯互通和基礎設施建設,是當前亞太各國面臨的緊迫任務。

  中國將繼續積極參與和支援APEC發展,與亞太各國一道,發揮APEC優勢,積極落實務實合作成果,為區域經濟一體化和經濟增長實現新突破,為亞太和世界持久和平、進步和繁榮做出更多貢獻。(作者李穎為國際問題觀察員)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