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髮型不應一刀切

時間:2014-09-26 14:54   來源:長沙晚報

  16歲的男孩曉峰(化名)因頭髮長且染了色,被老師要求剪短後才能上課。因髮型一直不合格,曉峰就一直請假,最終因多日未上課被退學。曉峰的母親認為校方的做法對孩子造成了心理傷害,將學校告上法庭,要求學校賠償書本費300元及精神損失費等10萬餘元。(9月25日《重慶商報》)

  男生曉峰因髮型“不合格”,最終被學校退學,表明學校剛性的“剪髮令”不僅“剪掉”了學生的自由,更“剪掉”了學生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令人惋惜。顯然,無論是曉峰對“染顏色長髮”的狂熱癡迷,還是學校對“剪髮令”的過度執著,均不可取。

  然而,與學生因髮型“不合格”被退學相比,一些學校的“剪髮令”導致悲劇發生,就更值得警惕。2012年4月13日,山東東營市勝利第一中學14歲的女生李欣玥,從自家五樓跳樓身亡。令人難以釋懷的是,這一悲劇竟是因為學校要求女生剪短頭髮的剛性規定所引發。如此看來,當新出臺的校規遭到眾多學生反對,甚至引發了諸多社會問題時,學校就應該考慮該校規是否合理了。每個學校都可以有自身的精神,但通過何種方式提倡這種精神值得深思。對於學生的髮型及其他行為舉止,如果社會能夠認同,學校卻不能接受,而且這種認知差距過大的話,校方更需要反思。

  我們不否認學校制訂髮型規定的善意初衷。中學生還處在心智尚未成熟時期,學校對其髮型做些規定,引導學生完成健康、陽光的形象塑造和養成樸素、潔凈的生活習慣,無疑值得肯定。但社會是多元化的,在一定底線下,應給學生更多髮型選擇,滿足他們個性發展的需求,畢竟當代中學生是90後的“新新一代”。為此,學校可為學生提供多種髮型參考,這些髮型既符合《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規定,又能被學生接受。這樣,不僅可達到學校的管理要求,也可滿足學生個性化的追求,而不會引起學生的反感。

  學校有義務幫助個性比較強的學生,讓他們明白彰顯個性的途徑和方法不單靠外在形象,讓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心悅誠服地接受學校新規定,這樣效果才更佳。如果採取“一刀切”的強硬做法,去抹殺他們身上屬於自己的東西,不但行不通,而且會適得其反。當然,建議學校對學生的髮型採取寬容的態度,並不表示贊成學校放任不管。對於那些奇形怪狀的髮型,學校理應予以引導和規範,同時還要加強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等方面的教育和培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汪昌蓮)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