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婦死亡事件:專業報道遠比高呼“正義”重要

時間:2014-08-20 08:16   來源:中國青年報

  在湘潭婦幼保健院産婦死亡事件的報道中,有媒體忽略了“羊水栓塞的高死亡率”,引發網友指責醫院草菅人命。中國醫師協會法律事務部主任回應説,協會正在思考如何應對醫療糾紛中的虛假新聞,剛剛向中國記協投訴了一個記者,這也是全國首例中國醫師協會投訴媒體記者案。(《北京青年報》8月19日)

  醫師協會作為承擔行業服務與維權的組織,此次站出來對其認為失實、不客觀的醫療報道明確表態,批評缺乏專業性的醫療報道,可視為代表醫藥界的集體發聲。此個案具有標誌性意義——意味著兩個行業在業務領域發生交集時,積累的各種矛盾終於到了應該正視的時候。以行業組織名義出面協調,將對今後處理醫療報道引發的矛盾起到示範效應。

  沒有人質疑記者履行監督權的正當性。在複雜多變的醫患矛盾案例中,真實客觀的報道滿足公眾知情需求,也能夠促進個案的圓滿解決,這本該贏得醫患雙方的共同支援。但是,在近些年越來越多的醫患矛盾報道中,被報道的一方——醫藥界逐漸發出了不一樣的聲音——究竟報道是更好地協調了醫患關係,還是在矛盾突出的醫患關係上火上澆油?

  其實,如果是真實準確的新聞,倒也不用害怕“火上澆油”。新聞就是揭發矛盾的,也不應該回避衝突。在一些醫療新聞事件中,一些醫療工作者就算自己沒有問題,也採取“鴕鳥策略”,回避記者採訪,怕“惹火上身”。客觀的報道不應回避衝突和矛盾,但如果報道偏離了事實,不專業,無疑會誤導讀者,讓本來就走在鋼絲上的醫患關係險象環生。

  分析一些不準確醫療報道出現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源自“正義感”驅使下的記者,失去了對事實的判斷力,更沒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專業素養。不錯,在醫患關係中,醫生處在主動一方,患者處在相對被動的一方,這是由治療這一專業行為的性質決定的,談不上誰強勢誰弱勢,沒有理由先入為主地認為“弱勢”的患者被欺負。

  在醫療報道中對醫療者的監督,應主要集中于其專業操作是否得當,是否遵循職業倫理。而要實現這種監督,記者就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了解這個行業的真實情況。否則,貌似是為患者説話,實際上是挖了坑讓患者往裏面跳。而一篇客觀的報道,不應該給人誰替誰説話的感覺。在沒搞清什麼是“冤情”之前,報道的“鳴冤”思維萬萬要不得。

  這不免牽出新聞記者的專業素養問題。前些年,國內高校雨後春筍般建立了眾多新聞教學專業點,每年的畢業生數以萬計。但是,如何在行業領域的新聞報道中具備專業眼光,依舊是擺在記者面前的老問題。何謂專業人報道專業事?不妨舉個例子:CNN的首席醫療新聞記者古普塔,是神經外科醫生,任職于亞特蘭大埃默裏大學神經病學系,在醫學界享有盛名。2003年,古普塔為CNN到伊拉克報道美國海軍醫療隊時,還5次被軍方徵召進行緊急腦外科手術。奧巴馬上臺後,邀請其擔任衛生部部長,還被他拒絕了。

  不只是醫患糾紛,在其他各個行業,比如經濟、司法報道中,記者只有具備一定的專業素養,真正“懂行”,才能提供客觀深入的報道,這遠比高呼“正義”更重要。(王鐘的)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