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口不再分“農業”和“非農業”,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面對戶籍制度改革,作為改革主角的都市新農民們抱有怎樣的看法,他們希望得到什麼?同時他們又有什麼擔憂?記者採訪多位北京農民,傾聽他們的心聲。
在朝陽區崔各莊鄉著名的城鄉一體化試點回遷房項目京旺家園小區,坐在自家寬敞明亮的客廳落地窗前,今年58歲的老漢劉國瑞摩挲著前幾天剛剛從派出所取回來的嶄新的戶口簿對記者説,“盼著農轉非盼了幾十年,現在算是踏實了。我們興許就是最後一撥依靠搬遷上樓轉工轉居的農民了。”
從2010年7月份簽訂整體搬遷上樓合同,到2013年3月份拿到回遷房的鑰匙入住,再到今年1月份戶籍農轉非變更審批通過,劉國瑞一家的轉居過程整整持續了4年。“聽村委會的人説,到9月底前應該就能辦完所有轉居手續,到時候我們看病也能使上醫保卡,還有其他的保險也都補繳利落了,像我這歲數再交兩年就夠退休年齡,每月能有1400多塊錢的退休金,肯定是比農民的身份要享受到更多的福利待遇。”
説到戶籍制度改革,劉老漢覺得是個好事,因為“不用費這麼多事就能直接轉成居民戶口”。但劉老漢在鄉企常年從事社保福利工作的兒媳高靜卻有自己的一番見解:“現在具體的政策還沒有出臺,不知道轉成居民戶口還有沒有轉工安置的説法。如果沒有,那我們就真是趕上了,因為轉工安置這些措施其實對於農轉非還挺重要的,算是一種保障吧。”
索家村和當年的大望京村一樣屬於整體拆遷上樓,基本流程都是按照宅基地和家中人口數量進行補償後,再進行轉工轉居,即便對於安置的工作不滿意,村民也可以自主選擇自謀出路而領取一筆額外的安置補償款。
同樣是家住京旺家園的索家村村民劉繼龍和高志芹兩口子也對戶籍制度改革的新聞特別上心,“我覺得現在農民轉工轉居的流程挺成熟的了,但不知道未來是不是還會按照這種流程辦?雖然咱現在戶口簿上已經是板上釘釘的‘非農業家庭戶’,但親戚朋友裏也還有是農民戶口的,不知道按照這個改革,未來他們變成居民戶口了,土地是不是也跟我們一樣拆遷補償呢?真是挺希望能儘早看到關於這個改革更細的內容。”
“別到最後光給我們一個‘居民’的名聲”
同樣是居住在京東城鄉結合部地區,李愛芬就沒有索家村的村民那麼幸運。由於拆遷遙遙無期,村裏的家家戶戶幾乎都以蓋房出租“啃瓦片”來補貼家用。
李愛芬居住的村子裏,幾乎家家戶戶的房子都有兩三層,很多都出租給了外來流動人口。“不怕你笑話,我們家算上老人孩子共七口人,我一個月工資只有1000多,我老公在一公司打工一月能掙4000多,要養活孩子還要給老人看病,錢真不夠花”。李愛芬説,她家的三層小樓,除去自住的部分全出租了,“靠房租每年能有十幾萬的收入,全都補貼家用了。”
看到戶籍制度改革的新聞,李愛芬還真由衷的高興了一下,“但晚上老公回家跟我叨嘮了兩句,心就涼了半截,未來是光落個居民身份,還是包括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報銷、退休金、養老金等等福利待遇都跟居民一樣,全接軌了?”
“我們沒有住房公積金,經濟適用房、兩限房也不能申請。我們確實家裏有宅基地,但如果不拆遷我們就只能一輩子窩在這。”一直對拆遷望眼欲穿的李愛芬現在最大的顧慮就是父母看病,“他們初中畢業就在村裏承包土地勞動,現在人老了一身病,只有新農合,看病最多才能報30%,還有很多是不報銷的,每個月吃藥就得好幾千。我們家也有親戚是拆遷上樓轉工轉居的,變成居民後90%的醫藥費都能報銷。去年我父親做個心臟支架手術,花了十幾萬,如果是居民身份,通過醫保也就花兩三萬,差距真是特別大。”
李愛芬説,她的父母都已經年過六十,如果是已經轉居的農民,老兩口每月應該能享受到共3000元的退休金,而現在他們通過新農保領取的退休金每月加起來還不到800元。
另外讓李愛芬心裏打鼓的還有自家宅基地的處理。“我們如果直接轉成居民,地是按照拆遷那麼補償還是別的方式呢?拆遷整體上樓轉工轉居的流程我倒是明白,可按照這個改革我們如果變成居民戶口,那要補交那麼多年的各種保險,這是政府出還是我們自己負擔呢?這可是好大一筆錢!”
“別到最後光給我們一個‘居民’的名聲。如果是轉成居民能享受同等待遇,我們就願意轉”,李愛芬説。
“我們更看重能享受更多實惠”
順著李愛芬家向東便是王秀麗所在的村子。
今年48歲的王秀麗之前一直在村外的一家企業打工,5年前因為要照顧身體不好的公公婆婆回到了村裏。説到戶籍制度改期,王秀麗説,“我最大的擔心就是如果改成居民我們可能就一無所有了。現在畢竟還有土地的保障,有宅基地和村集體土地的保障。不知道改完是什麼狀況。另外,如果只是戶口改了,後續的一些福利待遇、就業跟不上,村民肯定不願意。”
在王秀麗心裏,城鄉差距、居民戶口與農村戶口的不平等讓她一直難以釋懷,“這要擱30年前,大家一定是削尖腦袋都想農轉非,其中最重要的原因還不就是居民的福利待遇比農民高嘛,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當時的城市居民戶口人家買各種東西都有票,我們農民,想吃口瓜子自己不種都吃不上。”
“但現在已經不是30年前了,我們已經不太在意別人怎麼看待農村戶口了,更看重的是生活品質能不能更高,享受更多實惠”,王秀麗説,“土地就像我們的最後一根稻草,誰也不願丟掉。以我們現在的收入,就算不吃不喝一年也夠不上買城裏一個房子的衛生間,但我們一家幾口能住在一起也開開心心的,日子再不濟還有一畝三分地還有土地確權呢,這就是最基本的保障。為了我們農民能過上更好的日子,改革我們肯定支援,但先回答清楚我們最關心的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