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土地財政依賴症,不“吃虧”

時間:2014-07-25 12:39   來源:人民日報

  産業園區氾濫之後,容易給人規劃混亂、圈地圈錢、不重內涵重規模的不良印象。一些園區往往有地産的“産”而無實業的“業”,甚至成了“睡城”“空城”“鬼城”。究其緣由,是地方治理者對土地財政過度依賴、崇拜。有財方可行政,但就只能打土地的主意嗎?

  相比天價出讓金、各種房地産稅費的快速“致富”,扎紮實實振興實業似乎不太划算。然而,土地開發無序化、泡沫化的風險巨大,實業才能釋放出持久的紅利。一旦興旺起來,帶來的財稅收入、民生就業,更穩定也更牢靠。

  以河北區産業園區為例,作為文化名區和落後貧區,不搞土地財政,也實現了讓老工業廠房華麗轉身為都市産業園。比如,依託老城充滿文化韻味的街道里巷、美院等學術資源,興辦一批創意園和孵化器、加速器,薈萃了上千家企業,與周圍的社區、商業有機互動,深化了城區整體的文化內涵。即便適度配建的房地産,也自覺將創意與文化作為附加值。

  摒棄土地財政的“顯績”,回歸實體經濟的“潛績”,往往需要時間的檢驗。但即便只看當下的稅收,實際增速也不慢。去年,園區創造了3.09億元稅收,是3年前的5倍。待建設提升改造後,保守估計將超過30億元,與當前全區總量相當。這説明,實業才是國民經濟的魂魄,不搞土地財政照樣可以“發家”——這裡既要算經濟賬,也要算就業、文化與生存環境的民生賬。

  面對土地財政帶來的“地産熱”,治理者應當經得起誘惑、耐得住寂寞。這要靠宏觀調控,也離不開理念的徹底轉變,以及體制機制的優化。比如,通過簡政放權給實體企業更多活力,破除部門間壁壘給園區建設更多便利,給基層治理者更寬鬆的環境、更科學的考評體系,等等。

  政府自覺從管理者轉變為治理者,讓政企關係從線性的管控模式,走向多維的共治模式。招商不再一鍋燴、蘿蔔快了不洗泥,擇優引資;治理不再介入微觀經濟活動與企爭利,做好規劃,搞好服務,學會利用社會組織、仲介力量、司法調解來優化市場那只“看不見的手”。

  園區內曾有三家企業,因租金等問題鬧得不可開交。以往,主管部門可能會因利益瓜葛裹入其內,這次我們選擇了訴求表達、衝突調處、司法調解三層機制,促使企業理性表達、依法解決,最終三方尊重了司法處理結果。搞市場經濟,利益衝突不可避免,合情合理提供服務,依法依規行使權力,才有市場的有序、企業的興旺。

  大都市寸土寸金,摒棄土地財政,寫好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這篇大文章,才能提振城市的整體經濟活力,積蓄更大的發展後勁,實現我們“不僅孵化一家公司,更創造一個行業、撐起一片美麗藍天”的為政責任。(張魯彬)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