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生活會,關鍵看療效

時間:2014-07-08 13:57   來源:人民日報

  民主生活會只是前奏曲,絕非休止符,效果要體現到作風的紮實改變上

  朝向自己主動“開炮”,相互批評充滿“辣味”,對待批評誠懇“認賬”……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紮實開展,截至6月30日,90%的地市、50%的縣已召開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

  “開一個高品質的專題民主生活會”,是中央對教育實踐活動的明確要求。從抓好談心環節、用好批評武器,到解決淺、怕、泛、誠、改五大問題,有了第一批活動的經驗,第二批活動中的民主生活會更敢“放炮”、更有療效。“衣服不是名牌不想穿”“看病要住貴賓房”“不僅有官氣,還有匪氣”等重話“刺刀見紅”;點名道姓公開報道越來越多,河南蘭考、湖北恩施、廣西田陽、山東威海等地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有名有姓……正因為有了“辣味”,才能紅臉出汗,民主生活會才開出了品質、開出了效果。

  民主生活會發軔于建黨初期。1929年12月,古田會議決議就提出“厲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生活”,特別強調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辦法解決黨內矛盾。可以説,民主生活會,正是要用“辣”來防止病菌侵襲:一是教育黨員個人,一是化解黨內矛盾。教育實踐活動中,民主生活會同樣從個人和集體兩方面發揮作用。一方面,會上的批評和自我批評,讓黨員幹部能直面自己的問題,防止“燈下黑”;另一方面,坦誠的交流也打消了平時怕被抓“辮子”、會丟“面子”的顧慮,增強團隊感、整體感,有利於凝心聚力。從這個角度看,開好民主生活會,可謂至關重要。

  不過,也有群眾和基層幹部反映,民主生活會中存在種種問題。一些地方開會成了“綵排演出”:搜尋問題先要分一分,互相批評私下對一對,會上發言公開念一念,像有腳本的演出、綵排後的話劇。會前談心很重要,但其目的是讓會開得“不走偏”,會前深入談心交心,才能促進會上直面問題、增進共識;會前把不足講透,才能防止會上製造矛盾,搞無原則的紛爭。如果只是簡單對臺本、背臺詞,怎麼達到“團結—批評—團結”的目的?

  還有些地方把會開成了“照本宣科”:有網友通過新聞報道,總結出頻頻出現的萬能用詞,譬如“政績觀有偏差”“脾氣大漲”“虛榮心作怪”“老好人思想”“遠離基層”等,中簽率都很高。儘管這些高頻詞反映了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但是缺乏具體人具體事的支撐,“空口袋立不起來”,只會淪為新的空話。儘管這些批評貌似很尖銳,辣味十足,實際上還是在搞“默契”,不過是換條生産線加工套話而已。

  如果“怕不辣、辣不怕”只是包裝袋上的廣告,其實卻難以入味,那只會讓批評與自我批評成為走過場。群眾向來“不看廣告看療效”,不是看你批得多麼淩厲、列出多少問題,關鍵是看哪些薄弱環節得到改進,哪些作風頑疾得以祛除。民主生活會只是前奏曲,絕非休止符。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效果要體現到作風的紮實改進上,實打實地解決群眾關切的問題,才能杜絕“會上羞愧、會下照常”,群眾也才能心悅誠服。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清除黨內政治灰塵和政治微生物的有力武器。今天,我黨仍面臨“四大考驗”、要防範“四大危險”,批評與自我批評仍然是政治生態的消毒劑、凈化劑。相信,不僅在教育實踐活動中,而且在未來更長的道路上,民主生活會都將作為黨內民主的重要形式,不斷實現我們思想和行動的提升。(姜 赟)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