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是什麼圈

時間:2014-06-06 09:07   來源:人民日報

  從氣氛輕鬆的曬照、吐槽,到令人生厭的廣告、行銷,從生活百態,到養生秘籍、名人秘史,再到明星八卦、小道消息……“朋友圈”成了一種“閱讀包袱”

  退休在家的姑媽是微信朋友圈的擁躉。她雖然年過六旬,但很愛發帖,出於對“朋友”的信任,姑媽對朋友圈裏資訊也是深信不疑。姑媽腰椎不好,前不久,根據朋友圈的資訊,她購買了一種專治腰椎的中藥,2000多元的價格不便宜,但據説療效很好,“圈”裏的不少朋友們都在轉,她也就打消了顧慮。可是,藥剛剛買到,就發現有人在“圈”裏説,這療效純屬誇大其辭,完全是商業宣傳。姑媽一下子沒了主意,她很困惑:“這朋友圈裏的資訊到底準不準?我到底該不該上朋友圈?”

  “朋友圈”是一個由熟人、半熟人組成的“關係圈”,是現實社交在網路世界的延伸,也是個人獲取資訊的重要渠道。在“朋友圈”中,有同學、家人、親戚、同事,大家共同組成一個規模不等的圈子。人們喜歡在“朋友圈”上曬曬自己的見聞,分享生活的感悟,吐吐槽,點點讚,跟朋友一起領略千里之外的風光,也可以透過手機螢幕看看異國他鄉的美食。對於很多人來説,雖然耗費在朋友圈上的時間越來越多,卻並不厭煩。

  可是,作為一種開放的社交工具,朋友圈也是一個複雜的“關係圈”。除了親朋好友,隨著工作關係、貿易聯絡、商業往來的變化,“圈子”裏的朋友越來越多,關係越來越雜,資訊來源越來越廣;從別處轉來的內容多,來自身邊的內容少……“圈子”大了,有助於開闊眼界,但也給非真實資訊提供了“舞臺”。最近,隨著微信行銷的大量出現,朋友圈的內容更加複雜。如今,打開朋友圈,賣衣服、化粧品,海外代購,廠家直銷,類似的商業資訊頻頻出現,加上千篇一律的心靈雞湯、名人軼事,人們對朋友圈的感受更趨複雜。從氣氛輕鬆的曬照、吐槽,到令人厭倦的廣告、行銷,從生活百態,到養生秘籍、名人秘史,再到明星八卦、小道消息,看朋友圈著實成了一種“閱讀包袱”。

  “朋友圈”是個什麼圈?心靈雞湯勵志上進,看多了也會覺得虛假;旅途見聞能開闊眼界,發多了也會覺得乏味;而商業廣告頻頻出現,更讓人覺得多了幾分物欲、少了幾分情誼。一旦“朋友圈”成了無所不包的大雜燴,也就沒了朋友間的那份簡單、純潔。

  “朋友圈”是一個開放的圈。它提醒我們,在這樣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每個人都要時刻注意甄別真假、冷靜理性。現代科技讓人們溝通更便利、生活更豐富,但對朋友圈這樣的社交工具,既不能過於依賴,更不能沉溺其中,以至忽視了人與人之間的直接交流。

  “朋友圈”是一個虛擬的圈。在這個“圈”裏,認識十幾年,感情深如兄弟姐妹的是朋友;只有一面之緣,彼此知之甚少的,也是“朋友”。當這些人統統進入一個“圈子”,你就會發現,此“朋友”非彼朋友。一旦過於依賴這個“圈”,就容易迷失方向。

  歸根到底,“朋友圈”只是人們之間一種溝通、聯繫的新方式。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不斷發展,未來肯定還會有更多、更新的網路社交工具出現。無論是什麼樣的工具,終究只能是工具。對“朋友圈”這樣的交際舞臺,如果你無法拒絕,無法遮罩,也無法選擇離開,最現實的辦法,是淡看這個虛擬的圈子,在紛紜蕪雜的資訊面前,永遠保持一份清醒、一份定力。(杜海濤)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