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估教育實踐活動不能自説自話

時間:2014-05-27 13:12   來源:羊城晚報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等中央政治局常委近期分別到各自的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聯繫點,出席指導聯繫點縣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常委們指出,衡量教育實踐活動成敗,關鍵看“四風”問題有沒有得到切實解決,要緊緊抓住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以準、狠、韌的勁頭,一件一件地推動解決。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而教育實踐活動總會有告一段落的時候,也就會有對其成效進行評估的時候。如何衡量其成效,要看客觀效果,要看實實在在的變化,不能靠官員們自説自話,不能靠“秀才”們妙筆生花。

  教育實踐活動要集中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問題。那麼,各地的“四風”問題揭露得如何、解決得如何,就是一個客觀標準。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大家坦誠相見,開展嚴肅認真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揭短亮醜,無疑是重要的黨性鍛鍊。但會開完了,問題擺出來了,怎麼去改、改得如何,就不是“坐而論道”所能解決的了。説歸説、做歸做,説一套、做一套,正是“四風”的重要表現,如果仍以這樣的態度來對待“四風”中搜尋出來的問題,教育實踐活動就很可能走過場。

  把“四風”問題的解決作為評估教育實踐活動成效的一個重要標準,當然是因為它具有相對獨立性,是一個重要的參照。但事實上,更重要、更本原的參照還是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解決得如何。“四風”本身即是當前群眾深惡痛絕、反映最強烈的問題,也是損害黨群幹群關係的重要根源。你説你那個地方教育實踐活動搞得好,其實不必看連篇累牘的總結材料,只要到實際中去,看一看群眾的訴求表達渠道是否暢通,看一看群眾的合法權益有無保障,看一看黨群、幹群關係狀況,就大抵可知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效。如果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得不到妥善解決,所謂教育實踐活動成效、作風建設取得進步又從何談起呢?

  既然教育實踐活動成效不能不接受群眾檢驗,那麼推進教育實踐活動健康發展,實現教育實踐活動的預期目標,就必須注重敞開大門、群眾參與,在真開門中深化活動,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和評判。倘若認為教育實踐活動可以不和群眾結合,只要在內部搞搞就可以奏效,只要自己多學幾篇講話、多看幾個文件就能實現作風轉變,那就是十分糊塗而危險的思想觀念。以群眾滿意為評判標準,歸根到底是實踐標準,是最有説服力、最可靠的標準。假如是自説自話,那就是自我評價,而以自我感覺來代替群眾感受,往往被證明不過是偏離事實的錯覺或幻覺。

  改進作風是一個永恒的課題。加強黨的群眾路線教育,乃是因為群眾路線具有極端重要性,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繫群眾,黨執政後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值得深思的是,如今辦公手段逐漸現代化了,交通工具早就“鳥槍換炮”了,黨的執政條件改善了,一些黨員幹部與群眾的關係反而疏遠了。

  可以説,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能不能適應群眾路線、能不能更高水準地執行群眾路線,對廣大黨員幹部是一個重要考驗。以有期限的教育實踐活動為新起點,以經得起群眾檢驗的成效為新起點,用制度鞏固、擴大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果,黨和群眾的血肉聯繫就不僅是豐富的歷史記憶,也將是生動的客觀現實。(作者滕朝陽是北京青年評論家)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