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審批到審判減刑假釋回歸司法

時間:2014-04-30 13:47   來源:京華時報

  最高法昨天發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程式的規定》,新聞發言人孫軍工稱,規範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程式已勢在必行。

  減刑、假釋作為刑罰變更執行的重要措施,對於激勵罪犯積極改造,促進罪犯回歸、融入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但在實踐中,作為司法文明象徵的減刑、假釋卻屢屢成為權貴階層逃脫刑罰制裁的一道邊門。眾多“提錢出獄”的個案不斷衝擊著社會正義的底線,執行腐敗已在公眾心中積怨日久。

  最高司法機關對此並非不知不覺。2012年,最高法就曾修訂《關於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對減刑、假釋案件的審理進行了規範。但由於這份司法解釋在減刑、假釋案件的審理組織、審理範圍、開庭審理和書面審理要求等方面並未作出具體規定,實踐中容易被權錢勾結下的有意規避繞過。

  值得關注的是,兩年前的“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這次變成了“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程式”。從“辦理”到“審理”,實質就是從相對封閉的“審批”走向原則上公開的“審判”。這不只是文字描述上的改變,更是司法理念的轉變。

  相對於今天的減刑、假釋公開,之前最高法也曾出臺建立減刑、假釋案件公示制度的司法解釋,但公示的範圍主要為罪犯服刑場所。“以公開促公正”的全部理由,就在通過公眾的無縫監督,讓腐敗無處藏身,而特定範圍、特定時間的公示,註定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此次最高法發佈的新規,無疑充分吸納了之前同類司法解釋的經驗,“五個一律”直截了當堵住了執行腐敗的後路。比如,凡是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案件,一律在立案後將減刑、假釋建議書或者暫予監外執行申請書等材料依法向社會公示。再比如,凡是法院工作人員在辦理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案件中有違紀違法行為甚至構成犯罪的,一律依法從重追究責任。

  官方解釋稱,“五個一律”的工作要求,就是要抓住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程式運作中的關鍵節點,其核心仍然是堅持陽光司法。不得不提醒的是,只有“一律公開”才能促進公正的實現。過往經驗中,多少基層司法機關硬是將初衷良好的司法公開,搞成了優秀個案公開。殊不知,真正需要監督的,並不是這些優秀案件,而正是那些不那麼優秀、甚至還很糟糕的個案。只有實現了真正的“一律公開”,才是真正回歸司法的開始。(王雲帆)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