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承父業”的潛規則該改改了

時間:2014-04-17 13:59   來源:中國青年報

  “等油田招工、靠單位分配”,這是石油系統職工子女和家長長期以來的就業觀念。“子女招工”這一計劃經濟時代的舊詞語,對多數正在求職階段的應屆大學畢業生來説,應該是相當陌生了。不過,對大慶油田職工和他們找工作的孩子們來説,“子承父業”依舊是他們努力捍衛的求職規則。為減少員工數量,大慶油田改變了今年子女招工的規則,一些不符合要求的職工子女不能進入油田工作,沒想到這引起了油田職工與公司的衝突。

  據媒體報道,在此之前,只要大慶油田職工子女大學畢業,基本就可以進油田工作。今年的新政策是:二本非油田主幹專業畢業生、三本畢業生不能直接包分配,而是委託大慶技師學院對這部分畢業生進行為期一年的培訓後,擇優錄用,同時對英語四六級成績也提出要求。按理説,這項新政策是油田用工走向市場化的嘗試,給出了緩衝期,還沒有一刀切,但這一破除舊機制的改革引發了職工們的強烈抗議。

  畢業生進入就業市場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這早就是合理配置人才的常識。可是總有那麼一些人守著尾大不掉的舊機制不放,成為改革的阻礙力量。除了屬於國有企業的油田,近年還有政府、事業單位曝出子女招工的醜聞。如在廣東興寧市,就曾有所謂“凡是鄉鎮黨委書記和局一把手,均可向上級提出要求,解決一名子女的工作問題”的不成文規定。領導子女先被安排到事業單位,繞過公務員招錄考試,然後再從事業單位調到政府機關,成功實現“子承父業”。

  如果説政府違反組織原則招收領導子女,屬於對公務員招錄公平性的挑戰,那麼大型國企的子女招工政策,則是損害國民利益的制度性陋習。這種沒有競爭的定向招聘,招來的都是一生下來就準備接替父母工作的“油田子女”。正如一名油田子女在網文中指出的:“我們很安逸地保留著不上進的傳統。”不上進的員工很難創造一個上進的企業。繼續實施子女招工這一陋政,不僅持有中石油股票的投資者不會答應,擁有全民所有企業合法權益的國民也不會答應。

  為什麼子女招工這項陋政在別的地方早就沒了生存空間,偏偏到了石油企業還普遍存在?這一現象不單暴露了石油系統的封閉性,還可以看出該系統一些企業缺乏與國民分享收益的習慣。之前油企招收員工子女的一項理由是,企業營利能力強,具備“解除廣大幹部職工後顧之憂”的能力。從中可以看出,子女招工還成為了一種福利。這種福利使企業付出降低運營效率的代價,更影響全體國民收穫國企創造的財富。

  可能會有人認為,大慶油田調整用人制度,逐漸不再招收職工子女,會讓一部分人成為改革的犧牲品。這樣的觀點難以站住腳。哪怕大慶油田過去的體制再封閉再保守,也不是與世隔絕的獨立王國,其員工有十幾年時間了解外界變化。相比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其他國有企業天翻地覆的改革,石油系統的變化可謂緩慢。即使今年大慶油田改變子女招工制度,也給職工子女優惠入職留有很大餘地,只是門檻提高了一點而已。如果還有人覺得子女招工天經地義,只能説是思想意識跟不上時代潮流。

  矛盾既然産生,大慶油田可能不得不想辦法穩定職工情緒,做些彌補措施。但是無論怎麼樣的彌補,只應出於幫助員工子女就業的人文關懷,如免費提供就業培訓等,不能再回到子女招工的老路了。職工鬧一鬧,能夠讓外界看到破除石油系統封閉性的必要,也應警醒決策者必須拿出堅持改革的勇氣。(王鐘的)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