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作為催生改革新氣象

時間:2014-03-21 13:40   來源:人民日報

  “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何謂“進行時”?既指馳而不息的狀態,也指坐言起行的精神。換言之,改革不是徒陳空文、等待觀望,而是要立説立行、説到做到。

  環顧當今中國,新一輪改革大潮已經起勢。身處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站在全國兩會過後的新起點,如何進一步激發改革精神,讓人民群眾看到黨和政府的改革決心?如何更好地凝聚改革力量,形成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的改革新氣象?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改革只有進行時,改革期待大擔當,改革呼喚行動派。現在,根據中央擘畫的改革藍圖,各地各部門都有了改革任務書、路線圖、時間表。接下來的關鍵,在於落實。正因如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抓落實作為推進改革工作的重點,真抓實幹,蹄疾步穩,務求實效”。

  落實改革如何破題?找準突破口是前提。“會呼吸的痛”折射的環保難題,“輸在起跑線上”背後的教育公平,“明天誰來當醫生”反映的醫改命題……聚焦群眾關注的熱點、感受百姓生活的痛點,就能找準制定改革舉措的切入點。簡政放權、新型城鎮化、國有企業改革、社會管理創新……對於這些改革任務,既按中央確定的方向、目標、原則辦事,又勇於探索、勇於創造,紮實有序推進,才能做到與中央要求“上下對稱”,實現改革“蹄疾步穩”。

  “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改革從來都是人民群眾的共同事業。回顧1978年以來的改革歷程,正是人民群眾的偉大創造,正是各地區各部門的主動實踐,使基層探索與頂層設計彼此呼應,改革共識與改革合力相互激蕩,催生了波瀾壯闊的改革大潮,造就了風雷激蕩的時代風貌。今天,面對改革深水區、發展攻堅期,衝破觀念禁錮,突破利益藩籬,需要有勇氣、有膽識、有擔當,呼喚大力改、大膽試、大步闖。從時間表倒數最緊迫的事項改起,從老百姓最期盼的領域改起,從制約經濟社會發展最突出的問題改起,從社會各界能夠達成共識的環節改起,更好地回應人民群眾的呼聲和期待,更好地激發市場活力與潛力,才能不斷增強改革的感召力,動員和激勵更多的人理解改革、支援改革、參與改革。

  哪有改革,哪就有新氣象;哪有創新,哪就有新發展。我們今天的成就,無不源自迎難而上、銳意攻堅所形成的“改革紅利”,這又構成進一步深化改革的機遇。激發一往無前的進取意識,增強時不我待的機遇意識,樹立勇於擔當的責任意識,向全面深化改革要動力,以久久為功精神抓落實,我們就能不斷用新的發展為改革開疆拓土,讓改革成為實現中國夢的不竭動力。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