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義為何成“臭豆腐”

時間:2013-09-04 14:40   來源:解放日報

  形式主義作為“四風”之首,嚴重脫離群眾,完全背離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敗壞了黨風。我們要不斷反思,為什麼形式主義在一些地方像“臭豆腐”那樣,聞著很臭,吃起來卻很香,以致禁而不止、糾而復生,甚至在不少部門和地方很有市場,愈演愈烈。

  首先,官僚主義催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與形式主義是一對孿生兄弟,形式主義的源頭在於領導機關、領導幹部的官僚主義。從現象上看,由於上級的主觀主義造成了瞎指揮、亂指揮,方向不明決心大,對下部署工作不從實際出發,不根據不同單位的不同情況,而採取簡單化的“一刀切”領導方式。在思想根源上嚴重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熱衷於唯上、唯指標,造成了上行下效的官僚衙門作風。很多時候,領導機關、領導幹部對基層的反映並非一無所知,只是聽而不聞、視而不見,甚至聽之任之,任其氾濫。上級對下級的領導方式,往往跳不出“文山會海,照搬照抄;檢查評比,沒完沒了”的怪圈。領導幹部走訪基層也喜歡“圖片要上墻,桌上擺臺賬”的熱鬧場面,忽視群眾的呼聲和需求,缺乏調查研究的工作作風。官僚主義的領導方式,造成了基層形式主義現象一定程度的氾濫。

  其次,扭曲的政績觀滋生形式主義。領導幹部只有具備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才會有正確的政績觀。黨員領導幹部必須一切從人民利益出發,處處為人民群眾著想。而錯誤的政績觀驅使一些幹部重在對上負責,對上一套對下又一套,思想根基不紮實,工作作風不踏實。有的幹部習慣於做表面文章,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為了追求“量化數據多得分,評比檢查爭優秀”,甚至不擇手段、弄虛作假。對於這種“一俊遮百醜”的形式主義工作作風,群眾一目了然,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説,“幹部在工作中是不是作秀,群眾一看就知道”。不少基層群眾説,熱衷於形式主義的領導,即使在檢查評比中得了獎盃,在群眾中也會輸掉口碑。可見一些領導幹部浮躁浮誇、追名逐利的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對黨的形象的損害有多麼嚴重。

  再次,違背規律的考核助長了形式主義。有的領導認為,管理下級的有效辦法是加強考核。科學、合理的考核有利於推動基層工作的開展,能充分調動基層幹部的創造性和積極性。但是,一些貌似合理的考核指標過分追求量化測評,盲目強調知曉率、立案率、結案率和名目繁多的達標活動等,以排名定優劣的指導思想,培育了形式主義滋生的土壤。一些領導機關、領導幹部缺乏對不同單位和地區的分類指導,粗放型、一刀切的考核辦法,難以推動基層因地制宜開展創造性工作。還有的部門一面講為基層服務,一面要求基層建立名目繁多的臺賬和精細量化數據,壓得基層不堪重負。對此,廣大基層幹部怨聲載道,但避不開、繞不過,又難以抵制,只能隨波逐流。雖然考核結果會使有些領導沾沾自喜、自我陶醉,但與群眾感受的實際情況相差甚遠。這種違背工作規律的考核“指揮棒”,客觀上對形式主義作風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還有一些領導幹部,出於“取悅於民”的心態搞形式主義。黨員領導幹部應當牢固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群眾路線的要求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去。只有將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問題解決好,將人民群眾的利益落實好,才能使黨不脫離群眾,使領導幹部真正取信於民。有的幹部對上粉飾太平、掩蓋矛盾,熱衷於搞形象工程,對下取悅於民,在群眾中講大話空話、開空頭支票。群眾反映這種幹部是唱功比做功好,華而不實、好大喜功。也有的領導急於求成,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高指標,又不願沉到基層做打基礎、利長遠的艱苦細緻工作。由此可見,對領導幹部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十分重要。只有黨的群眾路線在每一位領導幹部心中深深紮根,發揚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才能使領導幹部在群眾中有號召力,使黨組織在群眾中有凝聚力。

  要使全黨上下充分認識到,作風問題絕對不是小事。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而任其發展下去,它就會像一座無形的墻把黨和人民群眾隔開,使黨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同時,也必須看到,“四風”問題在黨內具有反覆性、頑固性,必須反覆抓、抓反覆,需要全黨都來清除,讓人民群眾都來監督。因此,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一定要堅持“不虛、不空、不偏”,使形式主義等“四風”沒有藏身之地。(孫衛國)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