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害未成年人案頻發倒逼法律升級

時間:2013-09-03 14:36   來源:法制日報

  8月24日,山西省汾西縣6歲男童斌斌被人騙到野外,遭下藥致昏迷並挖去雙眼。經急救,斌斌已無生命危險,但已確定雙目永久失明。此案兇手泯滅人性、喪盡天良,深深刺痛社會的眼球和神經。

  近段時間,殘害未成年人的惡性案件時有發生。7月23日,北京市大興區男子韓某因停車問題與一位女性發生爭執,將僅兩歲多的孩子舉過頭頂摔在地上,無辜的孩子因重度顱腦損傷死亡。8月初,黑龍江省北安市不滿1歲的女嬰小傑被扎4根縫衣針,縫衣針觸及臟器。所幸,經過手術,4根縫衣針均被取出。8月19日,河南省安陽市公交車上發生持刀殺人案,造成3人死亡。3名遇難者均為未成年人,分別為10個半月大的女嬰、年僅10歲的男孩和將滿18歲的男孩。

  未成年人是需要法律特別保護的特殊群體。不管是生理還是心理,未成年人與成年人之間具有很大的差異性,社會應該對未成年人承擔更多的保護責任。近年來,我國未成年人權益司法保護事業取得了很大進步,保護力度日益增強。但是,姦淫幼女、猥褻兒童、強迫未成年少女賣淫和家庭暴力、拐賣兒童等嚴重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犯罪時有發生。保護未成年人,不僅僅是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責任,也是政府的重要職責,是立法部門和司法機關的法律使命。

  未成年人權益保護不力的現狀,折射出立法的缺陷。目前還沒有單獨立法明確規定侵害未成年人應如何處罰,對此類案件的犯罪嫌疑人適用刑法及刑訴法並沒有特別的規定。這是目前未成年人保護上立法層面亟待完善的地方。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仍適用的是成人法,儘管有一部專門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但該法的條文過於原則,可操作性極差,沒有規定應對侵害未成年人權益行為作出何種處罰。儘管2006年這部法律進行過修訂,但依然不具備可操作性,依然解決不了現實當中具體的個案。整體上看,現行未成年人保護法依然像一份充滿口號和宣言的綱領性文件,不像一部管用可行的權威法律。

  立法層面亟待加強未成年人保護的頂層制度設計,為未成年人編織一張呵護其權益的法網,為未成年人撐開法律的保護傘。建議對現行未成年人保護法進行大修,徹底解決其可操作性差的問題。其次,建議在刑法及刑訴法中增加有關未成年人保護的相關規定。建議立法部門將制定兒童福利法提上議事日程,依法保護兒童生存權、受教育權等權益,明確父母、政府各職能部門、司法機關的具體職責以及銜接制度,讓更多困境中的孩子得以健康成長。我國至今沒有專門的兒童福利法,兒童救助保護體系也極不完善。兒童福利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二者應各有側重。兒童福利法應側重於實踐性,關注的應當是全體兒童的具體利益,特別是對流浪兒童、殘疾兒童、孤兒以及處於困境的兒童的援助、救護、照料,對兒童福利管理機構及政府部門的具體職責予以規定,並對社會力量參與兒童福利的途徑予以明確。

  殘害未成年人惡性事件頻發,能否倒逼失靈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律機制升級,有關法律能否打上補丁,全社會都在拭目以待。(劉武俊)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