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何對飛天如此鍾情

時間:2013-06-13 14:19   來源:人民日報

  三名中國航太員正乘坐神舟十號飛船遨遊太空。兩天的旅行之後,他們將抵達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開始長達十幾天的太空生活。中國載人航太十週年之際,第十艘神舟飛船的順利升空,在這個6月喚起人們內心深處難以名狀的激情和衝動。 

  雖然在有些外國專家看來,中國的航太技術與美國和俄羅斯相比還有不小差距,後者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已掌握中國去年隆重慶祝的交會對接技術;雖然這次迄今最長的15天太空之旅,僅僅是中長期太空駐留的起始點,難以同國際空間站中動輒半年以上的空間棲息媲美,但是,國家領導人親臨現場觀看發射、慰問技術人員,數以億計的人們圍坐在電視機前靜待航太員來自太空的端午祝福,眾多遊客長途跋涉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近距離觀看發射……在這個傳統的端午節假期裏,神舟十號的發射仍然是這個國家最廣受關注的新聞。 

  我們為何對飛天如此鍾情?飛離地球、遨遊太空,這是每個地球人與生俱來的願望。只是這個願望,在中國人心目中,表現得尤為強烈。 

  飛天寄託著中國人矢志趕超的夢想。蒸汽機上路時,她還在沉睡;飛機升空時,中國人自建的第一條鐵路剛剛竣工;阿波羅登月之際,我們的第一顆衛星還在艱苦製造當中……這個近3000年來90%的時間裏一直在領跑的國家,在最後幾圈落在了後頭。如果要尋找一條證明自身實力的跑道,太空無疑是最合適不過的了。把奮力超越的腳印留在這條人類最壯觀的賽道上,還有什麼比這更激動人心? 

  飛天承載著中國人自主創新的衝動。有西方太空計劃專家認為,中國的航太計劃雖然沒有帶來直接經濟收入,但它給中國帶來了可觀的國際威望,調動了人們對於科學工程技術的興趣,有利於火箭和遠端控制系統的研發,幫助中國擺脫“只善於山寨國際名牌的形象”。這話聽起來雖然有些彆扭,但我們應當承認,在某種程度上的確如此。由於種種眾所週知的原因,16國參與的國際空間站沒有中國的身影,但就像當年的技術封鎖一樣,這也大大刺激了中國人自主發展載人航太的決心。用創新證明實力、擊碎偏見,讓“未來全球的空間開發合作越來越離不開中國的參與”,航太領域的攻關如此,其他領域的探索同樣如此。 

  雖然“中國的老牌太空對手美國似乎無心競爭,改變了發展重心”,令奮力追趕的後來者有些悵然若失,但事實上,中國載人航太計劃有著遠比捍衛榮譽更為明確和務實的目標。載人航太工程啟動20週年之際,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校報的記者採訪了該校1952級校友、首任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總設計師王永志。談到載人航太三步走的戰略規劃,他這樣描述空間站的意義:空間站作為國家級的太空實驗室和太空獨特環境下的科學技術實驗平臺,在建成後,中國人就不是進入太空幾天就回來了,而是進駐太空。這有利於國家安全,有助於我們在空間資源開發利用上取得新的突破。空間站的建成和運營將成為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一個重要標誌。 

  我們這個從來不缺少浪漫情懷的民族,最近幾乎人人都在談論“以實幹托起中國夢”。浪漫夢想,雄心壯志,腳踏實地,載人航太無疑是將它們完美結合在一起的最好選擇之一。(余建斌)

編輯:張禦舲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