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機關大門找個領導有多難?

時間:2013-04-17 15:06   來源:中國青年報

  漫畫:徐簡

  廣西柳江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領導辦公樓層,8個房間牌子上一律只標“辦公室”。來辦事的群眾説,辦事不知該到哪兒找人。一些幹部不僅是普通群眾難以見到,就連記者因採訪需要聯繫,往往也不那麼容易,記者遇到的幹部難見的情況可謂五花八門。(《新京報》4月15日)

  在有些地方、有些機關單位,你若想進門找人辦事,要先過保安關。若是沒有預約,你可能很難跨進機關大門。即便你進了大門,未必進得去樓層門,那裏往往另有一道門禁,裏面的人不給你開門,你也只能在樓道裏轉悠。還有個別機關,樓層按鍵都帶“機關”,你必須有證件讓電梯識別後,才能按樓層按鍵。

  進了機關樓層門,你未必能找到想見的領導。一個單位領導的辦公室屬於“機密”,一般不挂門牌,即便挂,也會擺上“迷魂陣”,面對滿樓“辦公室”牌,你不知道這是誰誰的辦公室。倘若你問領導在哪?答覆也是千篇一律“官話、套話”——“領導出差了”,或是“領導開會呢”。

  為了防止百姓進政府機關大門、見到領導,個別單位和領導真可謂是“機關算盡”——防民甚于防火、防盜。之所以如此,不外乎這幾個原因:一是認為來訪的百姓是“刁民”,是來找事的,尤其是來“纏訪”的,所以,“躲為上策”;二是不願聽百姓絮絮叨叨“雞毛蒜皮”的小事;三是忙於文山會海,忙於應酬接待,哪有閒暇時間應付百姓?

  舊時的官員尚知“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的道理,時下的一些官員,卻一邊拿著百姓的納稅錢肆意揮霍,一邊卻擺譜、拿架當起“老爺”來,不僅門難進,而且還面難見,像這樣的官員,其歸宿只有一個選項——請辭職讓位,別佔著位子不辦事。

  去年12月,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了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新一屆黨中央集體更是帶頭改作風、走訪基層。各公權部門如何改作風?我看,首先應該讓政府的大門打開,面向百姓。比如,撤掉門崗,甚至推掉高高的圍墻;讓機關辦公室的大門敞開,而且門牌要清晰,百姓進機關、找領導要無障礙,敲敲門就能見到領導……誠如是,才真正是改作風,也才是人民的福祉。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