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特權養老”,需回到斷裂的原點

時間:2012-10-12 10:48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銀發社會的來臨,讓“老有所養”正成為越來越迫切的時代課題。但不少公辦養老院正被“特權”老人爭相佔用,而普通老人擠不進大門,晚景淒涼。在一些城市,原本承擔“托底”功能的公辦養老院,正在自主經營中慢慢變味。眼下,找關係“插隊”入住公辦養老院已成為行業潛規則。(10月11日《新華每日電訊》)

  這是一條帶有很重撕裂感的新聞,在一個福利社會中,養老是典型的公共産品,應體現出最基本的公平屬性,而公立養老院作為政府提供的養老資源,更應該向那些“老無所依”的低收入老齡者傾斜。可現實的情形是,公立養老院資源無法被公平地分配,被有“特權”的老人爭相佔用,身份開始成為能否享受高水準養老服務的通行證,如此,怎能不衍生出公眾的憤怒感和負面想像?公眾會感慨養老之難,也會感慨特權影響的無所不至。

  我理解並感同身受于圍觀者的憤懣和不平,不過必須指出的是,較之“特權養老”的出現,僅僅指摘特權的巨大支配力仍舊是膚淺的。“特權養老”的出現,本質上源於不完善且畸形的養老市場。

  不妨回溯一下公立養老院的前世今生。民政資料顯示,我國當前的公立養老院脫胎于上世紀50年代的社會福利院,它主要以救助為目的,以城市中無勞動能力、無經濟來源、無法定贍養人的“三無老人”為主要服務對象。到上世紀80、90年代及其後,“三無老人”劇減,而城鄉養老需求蓬勃上升,公立福利院開始接收自費老人。可它面臨的現實是,一方面,公立養老機構只能滿足少量的養老需求;另一方面,養老也是展示地方政績的窗口,許多地方管理者更熱衷於打造所謂的公立養老院樣板工程,而對投入多、影響政績甚微的民營養老機構關心不夠。

  公立養老院稀少且被全力打造,民營養老機構數量雖多但不受管理者眷顧,如此,只能衍生出公立與民營養老機構在服務水準上的極度不對稱。少數的公立養老院因為承載著官員的政績需要,多分佈在城區,養老設備先進,收費低廉,常能享受到種種政策性便利,是養老的理想去處。而民營養老機構,出於天然的贏利考慮,它們追求的更是實際的利益而非“看得見的養老舉動”,不僅設施相對簡陋,收費偏高,且由於目前缺乏行業性的管理條例,其提供的養老服務也難言規範。

  巨大差距的客觀存在,自然讓公立養老機構成為稀缺的資源,成為部分人依靠特權爭搶的東西。恰緣於此,權力與種種可支配力累加在一起,助推了“特權養老”的出現。

  指摘“特權老人”現象,安撫其背後被撕裂的社會情緒,顯然需要重新回到原點上來:老齡社會的程度在日益深化,但社會整體的服務配套水準卻遠遠落在了後面,它才是“特權養老”出現的根本原因。

  正因為這樣,要阻止乃至消弭“特權養老”現象,當前的迫切任務,主要是減少公立、民營養老機構服務水準的差距。公立養老機構的數量需要增加,且服務提供要更公開透明,壓縮“特權養老”現象的存在空間;而對於民營養老機構,既要加大資金與政策的扶植力度,促使其迅速發展。此外,還要提高準入門檻,以嚴格的管理保證養老産品的高品質,為公立養老院“祛魅”與“分流”。説到底,它指向的仍是公平與透明,考驗的仍是公共管理的智慧。

  不完善的社會福利場中,必有特權者的魅影,“特權養老”現象再次驗證了這個定律。只是,任何特權行為都有其發生的土壤,這是憤怒抱怨之外所不能被忽略的。對於“特權養老”,我們更須經由此,探討公立與民營養老機構的差距如何縮小,這是比憤怒更重要的事情。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