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入駐”靈隱寺,喝出什麼味?

時間:2012-09-24 13:58   來源:新華網

  “施主,您是大悲還是超大悲?還是大瓷大悲?”“我能續悲麼?”此“悲”巧妙地運用了彼“杯”的諧音。22日,全球最大的咖啡連鎖店星巴克在杭州靈隱寺景區開店,引來吐槽聲一片:“香火加咖啡”,喝出什麼味?(9月23日 新華網)

  2007年,星巴克在北京故宮開分店,同樣引來吐槽聲一片。最終迫於輿論的壓力,星巴克退出了故宮。這一事件當時被評為“2007年十大文化事件之一”。

  注意,這裡用的是“文化”一詞。僅就商業而言,這麼做無可厚非。星巴克之所以退出故宮,從根本上講,是一種文化衝突。雖然故宮已經商業化了,但在公眾看來,故宮還是一個文化單位。記得當時星巴克全球總裁吉姆當諾,針對質疑聲回信説:星巴克在故宮開分店,是抱著對紫禁城文化歷史傳統的尊重和高度敏感。但在公眾潛意識裏,星巴克的文化格調,與故宮的文化氛圍格格不入。

  有網友稱星巴克“入駐”靈隱寺,“不僅入得皇城,還入得空門。”與故宮店有所不同的是,星巴克此次並沒有將咖啡店開進寺院。而且,寺院外的靈隱景區歸屬杭州市園文局管理,早已經成了一片江湖。距離星巴克不到五十米處,集結了知味觀、肯德基、超市商場、演繹餐廳等的杭州靈隱休閒旅遊購物中心,已營業半年之久。

  星巴克“入駐”靈隱寺,主要問題還是出在文化上。其核心是,靈隱寺到底是一個文化單位,還是一個商業場所。如果是一個文化單位,那肯定要講文化的規矩,要保留一絲文化的純潔性。如果是商業單位,那麼星巴克甚至還比其他一些店更有存在的理由。

  靈隱寺屬於文化單位,應該是確鑿無疑的。現在的尷尬在於,許多文化遺産,已經無法分清到底是文化單位還是商業單位了。那些名勝古跡,只是扛著一個文化的名,早已經躺在了消費主義的懷抱裏。不能因其濫觴,就默認其合理。文化遺産還是應該保持一定的文化純潔性,與商業保持適當距離,這也是許多國家的習慣做法。特別是那些有著明顯異質文化背景的商業形態,更應該與文化遺産保持適當距離。星巴克之所以一再引起爭議,就是因其固有的文化內容,與故宮、靈隱寺這樣的文化遺産,在文化底蘊上格格不入。這裡的質疑和爭議,不是對商業過敏,而只是對文化純潔的一點念想。

  真正的尷尬在於,即使迫於輿論壓力,靈隱寺拒絕了星巴克,就能免被商業俘虜嗎?現在不少文化遺産單位已經放低了身段,文化只是謀利的一件道具、一個手段。回想故宮當年,趕走了星巴克,可又迎來了“故宮麵條”、“故宮督造月餅”。文化是難以調和的,“香火加咖啡”,喝到最後,除了商業,別無其他。雖然呼籲未必有用,但總不能就眼睜睜地看著文化遺産拜倒在商業石榴裙下?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是為無奈,也是必須的姿態。(毛建國)

編輯:陳睿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