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盛宴”不能再繼續吃下去

時間:2012-09-17 15:43   來源:大眾日報

  9月4日,杭州市國土資源局、杭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挂出最新土地出讓資訊預告:擬於近期推出26宗土地,出讓總面積1287.053畝,均採取凈地方式出讓。這是繼8月杭州土地放量之後的再一次猛烈推地。(9月15日《新京報》) 

  儘管杭州市有關方面表示出讓土地是按照國家政策,並不是所謂的“集中推地”,推地跟政府財政收入吃緊無關,是為了完成國家土地供應指標,同時讓供需雙方資訊對稱。但是今年上半年近四成省份財政收入未完成“雙過半”任務,早已使地方財政吃緊的窘境暴露無遺。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地方政府開始重走“賣地生財”的老路,在土地市場上動作頻頻,使得近期的土地市場又火爆起來,還引發了“地方政府財政吃緊、土地財政捲土重來”等種種議論。 

  毋須諱言,“土地盛宴”吃的是“子孫飯”。按照現行的有關法律法規,對於地方政府來説,收取了土地出讓金就意味著出賣了70年的土地使用權;實際上,這就意味著地方政府一次性收取了開發商70年的土地使用稅,而開發商最終會將其通過提高房價轉嫁給住房消費者,這就意味著住房消費者一次性向地方政府繳納了70年的土地使用稅。全國人大財經委官員日前指出,地方政府還是要通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避免過多地依賴“非稅收入”的增長來維持公共財政,否則財政收入結構將更不合理,進而危及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在筆者看來,地方政府長期以來靠徵用集體土地轉化為國有土地,再轉讓國有土地獲取土地出讓金收入,以這種“非稅收入”的增長支撐起來的“土地財政”不僅不利於可持續發展,而且繼續重走“賣地生財”的老路也不利於當前房産市場調控,很有可能會加劇房價的反彈,影響房價儘快回歸合理價位。因此,我們必須探索有效遏制“土地盛宴”繼續吃下去的衝動。筆者認為,儘快轉動稅費改革的大盤,全面整合房地産領域裏名目繁多的稅費,甚至考慮逐步弱化、取消土地出讓金,實行“同地同價”,儘量將房地産領域裏的一些稅費整合、移植到房産保有環節徵收房産稅,應該不失為遏制地方政府“賣地生財”繼續吃“子孫飯”衝動的一條有效途徑。 

  有關專家曾經指出,房産稅只是具有物業稅性質的一個過渡稅種。鋻於現在已購的房産在舊的稅制下房主已經向國家繳納了多種稅費,實施房産稅改革之後再增繳新的房産稅存在重復徵稅的問題,因而在房産稅“立新”的過程中,應該建立一種對稅改前後購房者區別對待的“雙軌制”——對稅改之前購買的房産不再增加新稅種,對稅改之後新上市的房産在整合各種稅費後再在保有環節徵收房産稅。在70年土地使用權“屆滿”之時,再將房産稅過渡到物業稅,最終實現“單軌制”運作。如此方能減少、解決開徵房産稅的障礙和阻力,並使土地出讓金在稅費整合中逐漸弱化,“土地財政”也就會從逐步“退燒”走向最終“退市”,“土地盛宴”也就不可能再繼續吃下去了。(黃梔梓)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