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債千億造“汴京”是不是一場政績豪賭

時間:2012-08-14 12:37   來源:西安日報

  七朝古都河南開封最近決定將老城區改造成近20平方公里的實景人文旅遊勝地,重現北宋“汴京”時期盛景。實現這一宏偉工程的前提是,十幾萬市民將在未來四年內從老城區搬離,僅拆遷費用就要支付至少1000億元,而這僅僅是開封這項頗具想像力的“造城計劃”的第一步。據了解,發行地方債或向銀行鉅額貸款,是當前開封城市大拆大建的資金來源及主要途徑。(8月12日《羊城晚報》)

  現實中,我們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大手筆”做好城建“大文章”。什麼叫“大手筆”?開封舉債千億再造“汴京”,恐怕當之無愧。僅拆遷費用就要支付至少1000億元,這是個什麼概念?開封一年的財政收入還不到50億元,僅1000億元的拆遷資金需求,就需要開封財政收入20年積累才能完成,更莫説徹底完成這一宏偉工程又需要多大一筆“天文數字”了!

  作為七朝古都的開封,確實擁有中國歷史上保存最完整的宋代文化資源,將這一資源“做大”,以打造國際旅遊文化名城,實現“到西安看看唐”之後,再“到開封看看宋”,這種急切的心情可以理解。

  但是,文化資源再豐富,心情再急切,複製“汴京”的輝煌,首先要考量自己現今的經濟發展水準。無論如何,量力而行仍是城鎮建設必須遵守的重要原則。何況當今城市的輝煌,不在於能否重現過去了一兩千年的榮光,而在於現今的經濟實力和競爭實力的強弱,尤其在於老百姓的生活品質是否有了實質性的提升。如果老百姓因為複製“汴京”,而不得不大規模地搬離自己的家園,不得不背上沉重的經濟負擔,甚至不得不面臨民生利益受到擠壓,再造“汴京”又有什麼實質性的意義呢?

  進一步説,舉債千億造“汴京”,未必就押對了促進經濟發展的“寶”。據報道,在擁有優越的宋代文化資源之時,開封也擁有羞于提及、與歷史聲名極不相稱的經濟發展水準,還一度在河南“墊底”。這也是當地政府“知恥而後勇”,意欲再造“汴京”的一大動因。但問題是,再造的“汴京”再惟妙惟肖,也不過是假古建和假文物,在人造的“盛景”裏能否收回天價投資,尚且不可預期,更別説擔起促進經濟發展的偉大使命了。在我國不少城市,以開發資源、傳承文化等名義重建的倣古街、倣古城何其多哉,但不少地方初始熱鬧一番,很快歸於沉寂,似乎在證明一點——模倣的永遠不能超越真實,甚至會成為“景觀垃圾”。

  由此觀之,開封舉債千億造“汴京”怕屬於勞民傷財,很可能得不償失,甚至可能擠壓民生其他利益,很難説是“功在當代,利在韆鞦”,必須問一下納稅人是否答應。

  在我看來,某些地方政府之所以會對“窮家底”視而不見,在財政收入不足的情況下,罔顧民意地拍腦袋決策,大興土木地建造古城,仍是那個頗有爭議的名詞在作怪——政績。即使沒有本錢也要去圈民眾和國家的錢豪賭一把,建成了便風光無限,有了陞官進職的資本,卻把最終的風險和沉重的負擔轉嫁到後任者、當地民眾和企業的頭上,這一點必須予以挑明。否則,這個天價豪賭的“造城計劃”不會收手。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