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沉默症”不容忽視

時間:2012-08-10 15:15   來源:北京晨報

  生活中,常有一些人在上班時侃侃而談,回到家卻疲憊懶言;聚會應酬時笑容滿面,面對親友時卻麻木冷淡。這些上下班時間判若兩人的人群,似乎患上“下班沉默症”,對正常的情感交流避之不及,甚至拒絕親友的撫慰,進入了交際怪圈。一項調查顯示,83.1%的受訪者坦言自己不同程度上有“下班沉默症”。(8月9日《中國青年報》)

  “下班沉默症”説到底是一種社會互動的缺失,是一種社會交往上的自我封閉。很多時候,親友之間的社會互動缺的不是客觀的溝通渠道,而是主觀的交往意願。在社會互動越來越受重視,交往行為日益頻繁的時代背景下,“下班沉默症”卻反其道而行之,其“病根”在哪呢?

  在現代社會中,人們通常要扮演好幾個角色;既有工作上的職員、同事,也有家庭上的女兒、母親、妻子,還有社交上的朋友、老鄉;每一個角色都要求人們去遵循角色規範、履行角色義務,有可能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感到時間和精力上的緊張和力不從心。在總量一定的情形下,一旦職場過多地消耗和透支了人們的精力,必然會壓縮和擠佔人們的親情空間。

  名利場也好,是非地也罷,職場裏的社會互動以工具關係為主、混合性關係為輔,交往行為的背後往往隱伏著厚重的利益考量。與之相比,親友之間的社會互動往往以情感為紐帶,以滿足溫情、歸屬感、安全感等精神需要為目標。然而,工作領域對工具理性的過分推崇,也必然會異化人們的價值觀,導致交往行為的功利化和疏離化。

  家庭作為心靈的港灣,一直承擔著壓力釋放和情感慰藉的功能。只不過,當我們對家人的關心視而不見的時候,當我們對親友的交流訴求置若罔聞的時候,我們在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建構了一道“心墻”。

  因此,消除“下班沉默症”需要從角色緊張和交往異化入手。一方面,用人單位要在勞動者權益保護上多下工夫,加強文化建設,注重對員工的人文關懷;另一方面,職場人士也要抵禦扭曲價值觀的侵蝕,防止交往異化,讓情感生活回歸本位。(楊朝清)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