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超越男生” 女生並不高興

時間:2012-07-05 11:22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男生已經被女生全面超越了。”調查數據顯示,上海市的中小學生,從小學三年級到初中三年級,女生每一個科目的平均成績幾乎都高於男生。2006-2007年,拿到國家獎學金的學生中超過65%是女生;2010年,考上大學的女生數量比男生多33萬。甚至在剛剛結束的高考中,多個省份文理科“狀元”,全部被女生奪得。(7月4日《中國青年報》)

  面對“女子無才便是德”到“女生全面超越男生”的轉變,筆者作為一個女性,卻並不覺得自豪和驕傲。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不是證明了男人比我們弱,而是證明了我們的教育出現了問題,不能適應各種特質的孩子。

  男人和女人,生來就不一樣,不是有句話説,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嗎?現如今的教育方式顯然更適合“金星人”:女生天生比男生細緻、忍耐、安靜、聽話,這無一不是老師們喜歡的特質。而男生則思想活躍、調皮搗蛋、喜歡挑戰老師,所以一直是老師眼中的“頭疼人物”。這並不是男孩有意為之,而是男孩大腦中控制衝動的區域——大腦額葉發育緩慢。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小男孩比小女孩更淘氣。到了幼兒園或小學,男孩難以像女孩那樣安靜地坐著聽老師講話,他們上課時小動作更多,更容易違反紀律;語言能力也普遍弱于女孩,不善於溝通與背誦。但是男孩通常創造力、空間感知力、動手能力都強于女生。這種種特點都表明瞭,男孩的特性更不適合現如今的學校教育方式。

  正如《拯救男孩》一書的作者、兒童教育專家孫雲曉所説,“我們的教學內容和評價標準與男生所擅長的東西是對立的,這是‘男孩危機’最根本的原因。”男孩的反叛意識較強,而現在的學校大多忽視學生興趣,強迫學生循規蹈矩,這會讓大多數男生産生反感,並討厭上學。“男孩危機”再一次顯示了改革教育模式迫在眉睫,敲響了教育改革的警鐘。

  男孩危機是一個全局性、趨勢性的問題。長期落後於女生,會讓男生産生自卑心理、反叛心理,並對這種性別差異感到困惑,甚至會出現性取向混亂。正如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周海旺所擔憂的,這場“全面超越”會如何影響男孩,進而影響整個社會的發展呢?這場勝利並不能讓女生興奮,這表明在以後的擇偶上,女生會面臨更多難題。所以男孩弱化,對於女生來説絕不是一個福音。

  實際上,“男孩危機”並不僅僅是男孩的問題,更屬於每一個有獨立個性的孩子。目前的教育不利於人的均衡發展,助長了學生品格中乖巧、勤奮、不厭其煩做重復工作的特質,卻扼殺了學生們的創造力、動手能力、挑戰意識。墨守成規、死記硬背、創造力差,恰恰是我們的學校教育下學生的現狀。這只能讓我們的社會出現越來越多的“中國製造”,而不是“中國創造”。

  印度影片《三個傻瓜》,就很好地詮釋了僵硬的應試教育所帶來的缺陷。影片中的主角相信在任何一個中國老師眼中都不是一個好學生,但並不表示他不能取得好的成就。沒有笨孩子,只有笨教育方式。只有全面徹底的教育改革,才能打破“陰盛陽衰”的僵局,力挽“男孩危機”的狂瀾。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