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改,始終要把民意作為“尺規”

時間:2012-06-27 10:20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目前醫改的成果還是初步的、階段性的。“看病貴”“看病難”仍是百姓普遍反映的突出問題,醫療體制中一些舊有的利益格局尚未破除。

  超過13億人有了自己的基本醫療保障,超過2000家公立醫院開展了改革試點……國務院醫改辦出臺的《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三年總結報告》,展現了2009年以來新一輪醫改的進展,也折射出普通百姓在看病就醫時能夠觸摸到的變化。

  成效無疑是實實在在的。三年來,新一輪醫改統籌推進五項重點改革,如期全面完成了醫改第一階段的各項任務。目前,全民基本醫保制度框架初步形成,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初步建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準明顯提高,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積極推進,新一輪醫改交出了一張較為務實的“答卷”。

  但是,成績總結初現端倪,民意分數有待進一步打出。重要的是,相對於種種現實問題以及百姓的期盼,目前醫改的成果還是初步的、階段性的。“看病貴”“看病難”仍是百姓普遍反映的突出問題,醫療體制中一些舊有的利益格局尚未破除……面對醫療改革這一困擾已久的重大難題,來不得半點掉以輕心。

  民意所向,就是改革的方向。國務院日前制定頒布了“十二五”醫改規劃,對今後四年深化改革的目標任務作出了全面部署,將重點圍繞健全全民醫保、鞏固完善基層醫改和公立醫院改革三條主線深入推進。

  “十二五”醫改方向已經明確,各級各部門也已經“箭在弦上”。能否能否始終堅持把民意所向作為改革的方向,還需在實踐中不斷檢驗。

  開弓沒有回頭箭。隨著改革逐漸步入深水區,“十二五”期間的醫改路程也許會更加曲折。但只要醫改的決策者、各級的執行者和廣大醫務工作者,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把民意所向作為“尺規”,就一定能用“中國答案”撬動醫改這個世界性難題。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