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零計稅”是不是“逗你玩”

時間:2012-06-27 10:08   來源:齊魯晚報

  國家稅務總局近日發佈公告,近來,各地稅務機關反映徵收1元以下應納稅額時,稅務機關的徵收成本常常會明顯增高,明確主管稅務機關開具的繳稅憑證上的應納稅額和滯納金為1元以下的,應納稅額和滯納金為零。該公告的出臺,不僅有利於減輕納稅人負擔,也有利於降低稅務機關的徵收成本,提高徵收效率。公告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新華網》6月25日)

  按常理講,國家稅務總局出臺這則公告,對於納稅人而言,是一個利好消息,意味著今後納稅額和滯納金為1元以下的,可以免除了。雖然免稅額度不大,但也體現出國家的濃濃善意。可是,通過各大門戶網站的跟帖不難發現,幾乎找不到一個網友對這項公共政策持贊同態度,一面倒地進行質疑,甚至進行無情地謾罵。

  聯想到近年來,每逢一項新稅種或稅目的面世,都能激起口水無數,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和公眾發泄怨氣的對象,其實,根源並不在於稅收制度本身,而是隱匿在類似“以零計稅”背後的稅負焦慮。

  就拿“以零計稅”來講,大部分網友認為,此類減稅猶如“逗你玩”,不解渴。想想看,網友的質疑也不無道理。儘管自2008年中央經濟會議首次提出結構性減稅以來,從增值稅從東北試點擴大至全國,到出口退稅適時調整;從內外資所得稅的統一,到降低消費稅,再到多次提高個稅起徵點,一系列結構性減稅政策接連出臺,似乎正成為我國稅制變革的主旋律。

  然而,從稅收增長曲線來看,四年來,稅收一直呈逐年遞增態勢,並且每年以兩位數迅猛增長。雖然在2009年增幅有所降低,增速比2008年減少了9%,但其後的2010年和2011年,分別以23%和22.6%的巨大增幅,再創歷史新高。現在,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大都沒有感受到結構性減稅所帶來的稅負減輕,稅款變少。相反,稅收越減越多,似乎已成為普羅大眾難以打開的心結。

  國家稅務總局推出的“以零計稅”政策,還有減少徵收成本的主旨。但是,現實中,應當説,我國徵稅成本居高不下,早已成為公開的秘密。正如審計報告所顯示的那樣,2008年,18個省(市)稅務部門人員支出每人平均5.83萬元,抽查的236個稅務局人員支出每人平均9.06萬元。另外,稅務機關用豪華遊艇徵稅,三公經費連續兩年位列中央部委第一,也充分暴露出我國徵稅成本高的事實。

  稅收成本高、納稅成本高和整體稅負高,似乎成了我國稅收的一大特色。所以,我們必須檢討自已的稅收政策,採取必要的措施,把中國稅收的“三高”徹底降下來:一方面,先以降低徵稅成本為著眼點。比如,大幅度削減三公支出,只有切實降低稅務部門的徵收成本,民眾與企業的納稅成本才會隨之降低。與此同時,有計劃分步驟地實施減稅計劃,把我國的整體稅負切實降下來。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