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宣傳教育應成為制度常態

時間:2012-06-26 10:53   來源:法制日報

  6月26日是國際禁毒日,今年的主題是“抵制毒品,參與禁毒”。據介紹,河北省戒毒所近幾年收治的學員呈現低齡化。年輕學員大多來自單親家庭或留守兒童,過早地走向社會,家庭教育和親情的缺失讓他們迷失了方向。面對吸毒人群越來越低齡化,甚至超過6成都是青少年的現象,我們有理由掀起一場全民禁毒戰爭,拒絕毒品,從你我開始(6月25日《燕趙都市報》)。

  毒品的危害顯而易見:人一旦染上毒癮,很難戒掉;也容易讓人變得消極,甚至失去生活的信心;影響身體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毒品讓不少人傾家蕩産、家破人亡,引發了一系列社會問題。因此,毒品已經成了“老鼠過街,人人喊打”的世界性公害。吸食毒品的種類從傳統毒品向冰毒等合成毒品轉變,給禁毒工作提出了新的課題。青少年因為心理不成熟,辨別善惡是非的能力比較低,抱著好奇、追求刺激的心理去以身試毒,結果成了毒品受害者。

  與傳統毒品相比,合成毒品有“精神依賴”,對人體的毒害更加隱蔽,具有很強的迷惑性和欺騙性。吸食合成毒品一旦上癮,將直接作用於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導致吸食者中樞神經受損,精神異常。吸食合成毒品日趨低齡化,無疑是個值得警惕的信號。

  在國際禁毒日之際,許多地方都組織了禁毒宣傳教育活動。機關、企事業單位、大中小學校都參與到禁毒行列中來,這對於營造禁毒氛圍,喚回失落的靈魂,確實很有必要。但是“毒患猛于虎”,禁毒宣傳活動不能拘泥于禁毒日這段時間,而應該制度化、常態化,形式多樣化。對此,學校應該主動承擔禁毒教育責任。

  吸毒人員低齡化問題相當嚴重。有報道説,目前我國最小的吸毒人員只有8歲,吸毒人員平均年齡也只有20歲。一些青少年錯誤地認為吸食新型毒品是一種時髦行為,吸食少量新毒品不會染上毒癮,結果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好奇、無知、錯誤人生觀的影響是吸毒低齡化的重要原因。毒品在與我們爭奪下一代,禁毒教育迫在眉睫。

  中小學生正處在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身心發育的重要時期,學校擔負著培養人的重任。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是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如果學校教育缺位,或者説教育者本身對毒品嚴重危害的問題都沒有厘清,沒有予以重視,又怎能讓孩子深刻認識毒品的嚴重毒害呢?

  何況,中小學生涉世不深,好奇心強,很容易為毒品所吸引、俘虜。要讓學生正確認識毒品的危害,真正遠離毒品,教育者要切實負起責任,用孩子們能夠接受的方式把毒品的危害原原本本地告訴他們,幫助他們增強遠離毒品的心理防護能力。對來自單親家庭的孩子與留守兒童則要傾注更多關愛。

  禁毒事關重大,而破解吸毒低齡化的問題是禁毒的重要環節。加強禁毒教育,對孩子正確引導,提高孩子對毒品的認識能力,也會增強他們對毒品的“免疫力”。只有全社會齊心協力,重視禁毒宣傳教育,才能築牢青少年禁毒教育的防線,真正做到“抵制毒品,參與禁毒”。

  此外,社會環境對青少年思想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吸毒人員增加、毒品犯罪無孔不入,也給了孩子不小的負面影響。因此,除了禁毒宣傳以外,相關部門要花大氣力打擊毒品犯罪,凈化社會環境,倡導積極向上的社會風氣,創建“無毒社區”,讓青少年在積極健康的社會環境中學習、成長。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