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網際網路 投資為何集體“遇冷”

時間:2012-06-25 10:24   來源:經濟日報

  來自市場研究機構清科研究中心日前發佈的報告顯示,今年1至5月,我國移動網際網路行業投資集體“遇冷”,無論從投資案例數量、投資金額總數還是單筆投資金額來看,投資水準都遠遠低於去年同期。

  去年才因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快速普及成為資本市場新寵的移動網際網路,為什麼會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裏,經歷“冰火兩重天”的變化?

  一方面,這是資本進入“冷靜期”的自然選擇。如果説去年的資本狂熱來自於對新興産業領域的樂觀預期,隨著時間的推移,風險投資機構也開始更理智審慎的態度對移動網際網路産品進行審視。部分移動客戶端僅能以用戶數量和流量“説事”,商業模式並不清晰,用戶黏度不高,也缺乏盈利模式:前端和應用內收費?手機網民還未形成這樣的消費習慣;依靠廣告收入?受限于流量和移動廣告平臺的發展水準,目前移動廣告的變現能力遠低於傳統網際網路廣告。

  另一方面,傳統網際網路巨頭對移動網際網路市場青睞有加,迅速將自己的産品和服務移植到移動網際網路,近期網際網路企業紛紛涉足手機製造,就是這種熱情的體現。“強者恒強”的馬太效應在移動網際網路端同樣發揮著作用,資本市場的投資方向始終是中小開發者,但他們現在很難使自己開發的遊戲外應用突破大企業的“包圍”。

  事實上,資本進入與否並非是衡量産業“冷熱”的惟一標準。從移動網際網路發展的基礎來看,在硬體上,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出貨量依然居高不下,産品從價格和功能上都更加多元化,更多用戶的進入使市場對應用服務的客觀需求也“水漲船高”;在支撐環境上,應用程式商店的完善和支付體系的突破也為開發者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

  因此,對於中小開發者來説,最重要的還是要將“內功”練好,通過創新應用儘快進入大企業尚未涉及的範圍:一方面,能夠將線上線下資源相結合的位置服務涉及不同細分領域,另一方面基於不同細分人群的移動社交網路應用還存在巨大的空白,這些都可能成為未來中小開發者的突破方向。資本的嗅覺始終靈敏,它們依然在苦苦尋覓能真正突破同質化競爭、具有可操作商業模式的移動網際網路應用。

  對於新興産業來説,“缺乏資本”和“充斥泡沫”同樣危險,從這個角度來看,資本不再一擁而上,更能夠讓開發者更理智地考慮未來,進行産品規劃,對我國移動網際網路市場未來的發展未必不是好事一件。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