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工程,該不該由政府包辦

時間:2012-05-31 09:56   來源:錢江晚報

  河南鄭州日前啟動第六次早餐工程,驗收合格的早餐示範店可獲政府補貼,最高不超過20萬元。

  據了解,此前的15年,鄭州曾推行過5次早餐工程,但均以失敗告終。從全國範圍看,早餐工程的尷尬並不是鄭州所特有。市民“吃早餐難”,已成為各城市普遍存在的問題。目前全國已有上百個城市實施了“放心早餐工程”,包括北京、天津、重慶、西安、武漢等地。然而,不少“早餐工程”似乎難逃“閃亮登臺,黯然收場”的困局。

  早餐工程是名副其實的民心工程

  趙應昆:近些年來,類似的早餐工程杭州在好多年前就實行過。但是,由於杭州的早餐相當多是外鄉人在經營,在路邊擺個攤,或在一家店面租個角落,就開始做了,價格也不高。和這些經營者相比,流動早餐車沒有多少優勢可言,尤其是在價格上,因為統一配送等因素,再由早餐車推出來賣,價格肯定比現在的早餐攤點要貴。流動早餐車要形成氣候,政府的支援是離不了的。

  觀潮人:儘管曾經有過五次的失敗經歷,但鄭州依然“屢敗屢戰”,于日前再次啟動了早餐工程,這種鍥而不捨的執著精神確實值得讚賞。畢竟,早餐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説,是一天當中不可或缺的頭等大事,關係到廣大市民的切身利益,從這一點來看,説早餐工程是名副其實的民心工程,應該是恰如其分。在人們越來越看重生活品質,越來越關心食品安全的今天,讓市民能吃上安全放心的早餐,這也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

  政府的歸政府,市場的歸市場

  英洪波:讓市民吃上放心早餐,這個願望是好的,説明政府把市民的溫飽放在了心上,但要搞什麼“陽光早餐”來個一統江山,恐怕只能是好心辦壞事了。早餐市場有自身的發展規律,不管是正規的“陽光早餐”還是無序的路邊攤,都是應市場需要而存在的。

  淩心園主:鄭州早餐工程的屢戰屢敗,並非個例,其他幾乎同時推進這一項目的武漢、廣州、太原等地,也大多是虎頭蛇尾。究其原因,固然有政府多頭管理協調不善、部門間職能利益相互衝突等內部因素,但更重要的是這一工程的設計理念先天存在缺陷。

  政府行為和市場行為各有其特點,政府行為強調統一、強調管控,市場行為重視創新、重視需求。因此所謂的“早餐工程”往往採取大公司招標,統一經營場所,統一産品和價格,流水線生産進行配送。而這樣統一化的“工程”卻常常忽視了民眾對早餐的多樣化以及新鮮可口的要求。大城市的市民來自於全國各地,對早餐的口味喜好各有不同,僅能保證安全,無法滿足口味、便捷、價格等需求的工程化早餐,在與品種多樣,價廉味美的小攤早餐的競爭中屢戰屢敗也就不足為奇了。

  西方有句諺語説,“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我認為,餐飲經營者提供早餐本就是市場行為,政府不必越俎代庖,吃力不討好。只要抓好食品安全的檢查,其他的就應該完全放手,讓“政府的歸政府,市場的歸市場”。

  “屢戰屢敗”為何還要“屢敗屢戰”

  王軍榮:推行過5次早餐工程,均以失敗告終,照理説,早就吸取了教訓,不會“東山再起”,沒想到的是竟然還有第6次早餐工程,如果這次也失敗了,會不會還有下一次?其實,每一個早餐點都有自己的“消費群體”。他們或許沒有做到“油條哥”那樣有良心,但多數也不至於會亂來,因為消費者會用腳投票。

  讓人不懂的是,政府為何總是那麼熱心力推“早餐工程”?為何在多次失敗後仍然不思悔改?在我看來,最重要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錯的成本不用自己埋單,一切都由納稅人付了;另一個原因則是不用負責任,相反,還可以“反敗為勝”,因為這是民生工程,失敗或成功都給自己的烏紗帽增光添彩,因為“愛民”的帽子是頂誘人的高帽子。

  推行早餐工程,也不是説不行,既然要推行,那就先要問計於民,先聽聽老百姓的意見,而將補貼補在“關鍵”部位。如果將早餐工程當作是形象工程,而不管老百姓是否願意接受,老百姓自然不認賬。(主持:高路)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