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價波動 源於油價漲跌

時間:2012-05-29 10:22   來源:經濟日報

  今年以來,老百姓家用的液化氣價格猶如坐上了“過山車”,急漲急跌,尤其是3月份全國各地紛紛創下近年來民用氣價格新高。原因為何?

  液化氣全稱液化石油氣,是石油在提煉汽油、火油、柴油、重油等油品進程中剩下的一種石油尾氣。對石油尾氣加以收集接管應用,採用加壓的辦法,使其釀成液體,裝在受壓容器內。簡單説,就是煉油廠在對原油進行操作過程中得到的副産品,因此石油的價格是決定液化氣價格的關鍵因素。

  以桂林為例,當地曾把今年前5個月灌裝液化氣的價格走勢與國內成品油價格相對比,發現走勢極為相近:2月8日、3月20日,國內成品油價格分別兩次上調,其中3月20日,93號汽油價格達到8.33元每升,為歷史最高價,而不久後的3月31日,罐裝液化氣價也達到了126元的歷史最高價。而在5月10日,國內成品油價格經歷了一次下調,自4月底以來,罐裝液化氣價格已開始走低。

  同時,成品油價格也會直接影響運輸成本,會使液化氣的價格産生波動。此外,季節變化也是影響氣價的一個因素。之所以氣價會在近期有所下降,除了石油價格下降外,還存在季節性的原因。夏季是用氣淡季,每年夏天,罐裝液化氣的價格都相對偏低。而上游煉油廠因為夏季庫存壓力大,供氣價格一般也不會高。

  綜上兩個因素,不難看出今年前5個月我國氣價波動的原因。

  對於氣價走勢,專家表示,隨著需求淡季來臨等利空因素影響,二季度國內油價、氣價有望實現“雙管齊下”。

  專家同時認為,由於氣價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為了保證居民用氣,除了預測油價外,需要政府對氣價調控給予更多的關注。

  其實,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為了保民生控物價,各地政府部門積極出手調控,其中就包括對液化氣價格的調控。有的政府動用價格調節基金,對燃氣公司進行補貼,抑制了氣價上漲給居民生活帶來的壓力。

  此外,隨著我國天然氣開發利用力度加大,更多的居民用上了天然氣,在不久的將來,液化氣也會慢慢被更實惠、更清潔的天然氣所替代。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