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産乳製品、嬰幼兒配方乳粉的品質安全狀況是歷史最好時期,消費者可以放心購買”,在27日舉行的“乳製品品質安全”研討會上,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發佈《嬰幼兒乳粉品質報告》指出,3年來有關機構乳製品産品抽檢合格率達99%以上,稱“乳粉品質歷史最好”。不過,該報告能否提振消費者對國産乳粉的信心,還有待市場驗證。(《京華時報》5月28日報道)
屈指算來,從三聚氰胺事件迄今,倏忽已近四年。四年來,傷疤雖愈,疼痛卻刻骨銘心。在相關賠償金運作成謎的語境下,儘管公眾理解乳協“愛子心切”的豪邁宣言、也看到國産奶粉的諸多進步,但要令用腳投票的消費者將“歷史最好”化為市場認同感與品牌忠誠度——這個,基本還是很難。
乳協的“歷史最好”可能確實合乎事實判斷:2008年三聚氰胺帶來乳業“地震”,隨後,多年“野蠻生長”的內地乳業開始洗牌。政府也加強了對乳品行業的整頓和監管,一系列規範乳業健康發展的政策陸續登臺,如《乳品品質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奶業整頓和振興規劃綱要》、《企業生産乳製品許可條件審查細則》等。準入門檻提高了,於是一些規模較小、設備簡陋、不符合奶製品安全標準的乳品廠相繼關門打烊。優勝劣汰之後,于乳品品質提升自然多有裨益。
那麼,為什麼當乳協接二連三打出“歷史最好”的旗號時,反而被貼上“王婆賣瓜”的標簽?個中緣由,並不複雜:一者,乳業新國標迄今仍留有諸多懸疑。早在2010年4月,乳業新國標正式頒布,年近八旬的原國家乳製品訂標組副組長曾壽瀛就驚呼其“一夜退回25年前”,及至2011年6月,王丁棉炮轟乳業新國標“倒退”……所謂“取法其上,得乎其中”,標準問題説不清,“最好”一説就難免有缺乏技術支撐之嫌。
二者,乳品品質“歷史最好”離不開健康的産業生態。就在不久前,媒體報道稱在黑龍江省雙鴨山市採訪發現,由於大型乳品企業壟斷區域鮮奶收購,這一地區生鮮奶收購價持續在低位徘徊,導致很多奶戶入不敷出,被迫“砍牛”(殺牛或賣牛),當地一斤奶價錢賣不過一瓶礦泉水。奶農生存如此多艱,乳品品質果真能“最好”下去?包括眼下熱議的疑似“摻尿牛奶”事件,都説明要自證“歷史最好”的品質,僅僅靠“絕不可能”等輕飄飄表態是站不住腳的。
市場而言,品質或服務的好壞,自家人説得再是天花亂墜,頂多算是“廣告”,而不能當做“療效”。《2009年至2012年中國奶粉市場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自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後,消費者對本土奶粉的不信任導致進口奶粉衝擊國內市場,洋品牌在高端市場的佔有率由2008年初的70%上升到目前的85%。在銷量的歷史上,任何溢美與自矜都是浮雲。當然,也許我們的奶粉確實已經“歷史最好”,只不過,一是過往的歷史並不那麼美好,參照係本身就不太討巧;二是“傷害容易療傷難”,市場信用建設本就是個拔絲抽繭的漫長過程——好,或者不好,還是把發言權交給消費者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