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商標紛爭升級:螞蟻與大象如何同臺較量

時間:2012-02-17 08:30   來源:人民日報


    專家提醒企業“走出去”莫忘知識產權保護

    2月15日,記者來到位于深圳鹽田區沙頭角保稅區的深圳唯冠公司,只見大門緊閉,門前的盆景早已幹枯,廠房也是破舊不堪,部分窗玻璃破碎脫落。保稅區的保安告訴記者,工廠已經停產兩年了。

    據了解,唯冠曾是全球著名的顯示器制造商。目前該公司公告顯示,流動負債凈額達28.7億元,38億元貸款逾期未償還,另對中國銀行、民生銀行等8家銀行的負債大約為1.8億美元。

    一些輿論認為,與蘋果公司的IPAD商標權之爭,可能是這家企業獲得重生的最後一根稻草。

    一旦蘋果公司最終敗訴,將無法繼續在中國大陸銷售iPad係列產品,或必須為產品更名,同時還可能面臨巨額的行政罰款。

    業內人士分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罰款數額為非法經營額3倍以下。從2010年第四季度到2011年第三季度,蘋果iPad係列平板電腦累計在中國銷售了362萬臺,按照均價每臺3000元計算,已經達到了108億元人民幣。若二審敗訴,工商局對iPad的最高罰款可能超過300億元。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博士馬光遠表示,這一案件也給中國公司未來走向國外敲響了一記警鐘:要國際化,千萬不要輕視自己的商標,要重視知識產權保護,才可能會避免蘋果公司目前的尷尬。

    IPAD商標糾紛,也引起網友熱議。“我是喬布斯粉絲,也認為IPAD商標糾紛對蘋果太殘酷,但我還是站在深圳唯冠這邊,因為這是蘋果自己釀下的悲劇。”網友麥草動漫黃濤說。

    也有網友表示:“即使蘋果改商標,粉絲照樣買。IPAD四個字母本來也就是因為蘋果的產品才具有價值。”

    記者15日下午來到深圳華強北商業區,大大小小的電器行中,iPad係列產品依然有售。正在櫃臺前試用iPad的李先生稱,不管糾紛最後如何解決,他希望以後還是能夠在國內買到。(呂紹剛 周璇)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