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綠營操弄"去中"敢擔後果嗎?大陸還沒出手臺媒搶先送上警告

來源:台灣網

2018年08月14日 13:45:00A

  臺課審大會11日起一連3天審議社會領域課綱,13日通過中國史併入東亞史。(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台灣網8月14日訊  島內折騰許久的12年義務教育高中歷史課綱議題昨日(13日)終於定案,中國史確定將被納入東亞史之中,民進黨“去中國化”圖謀得逞。外界對此憤慨不已,臺媒更搶先發出警告:這對兩岸關係的衝擊,將超出民進黨當局所能承受的範圍。大陸不會放任民進黨進一步推動“文化臺獨”的企圖。

  先來看民進黨是如何操弄新課綱實現“去中國化”的。

  臺灣現行的高中歷史課綱分成臺灣史、中國史及世界史等3部分,明年上路的12年義務教育課綱(即新課綱)則改為臺灣史、東亞史及世界史,將“中國史納入東亞史的架構下討論”,中國史不再單獨存在。

  臺媒報道截圖。

  中國史納入東亞史意味著什麼?中國史是怎麼一步步“消失”的?臺學者給出了答案。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嘉義大學歷史系教授吳昆財表示,綠營將中國史變成東亞史,等於認為中國和日本、韓國一樣,是其他所有國家中的一個。以前臺灣史是中國史的一個章節,之後變成臺灣史一本、中國史一本,現在則是中國史不見了,目的就是不要讓中國成為臺灣在文化上、民族上、血緣上的“母國”,臺灣是源自東亞而不是源自中國,“從量變到質變,正式完成‘去中國化’。”他表示,許多歷史學者不滿“教育部”此舉,近日醞釀發表聯署書抗議。

  現行課綱與新課綱對比。(圖片取自臺媒)

  《中國時報》也做了分析。報道指出,把中國史納入東亞史乍看之下似乎並無不妥,畢竟從地理位置來看,大陸確實是屬於東亞一環,甚至還有不少人贊成的人直言,這有助臺灣學生從全球化變遷角度來培養所謂的大歷史觀。

  而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其實隱藏不少問題。把中國史納入東亞史,是把簡單的以地理位置作為劃分歷史的視角,然後再用東亞史的這一大區域史概念將中國史涵括進去。這種“偷天換日”置換概念的粗暴手法,企圖把中國史簡化成區域分支歷史,弱化中國史的重要性。

  新課綱將高中歷史的中國史放在東亞史脈絡下討論,引發外界批評。(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國民黨團首席副書記長吳志揚批評,用東亞史去解釋中國歷史是媚日的表現,因為是日本當初為了侵略中國,才提出所謂大東亞共榮圈的説法,這形同將日本史觀變成臺灣的史觀。國民黨團書記長曾銘宗指出,課綱中還故意忽略日本侵略臺灣的歷史,包括少數民族抗日及慰安婦事件,是在抱日本大腿。臺灣網友對此憤怒表示“數典忘祖”“難不成要以日本殖民為榮嗎?”

  其實,民進黨最終想做到的,就是讓臺灣學生沒有中國史觀。《中國時報》指出,不諱言,課綱審查大會的“司馬昭之心”,最終目的就是希望借由淡化中國史來進一步切割大陸與臺灣5000年一脈相承的歷史文化觀,希望讓臺灣學生從小就習慣一套沒有“中國史”的史觀。

  臺新課綱將導致臺灣學生沒有“中國史”的史觀。(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以前説張飛打岳飛,現在真的不是笑話!”吳昆財舉例,朋友帶女兒去大陸旅行,在岳王墓看到“精忠報國”,朋友的女兒居然以為是張飛。他認為不能怪現在的學生,“教科書3個章節要講3000年,怎麼可能講到岳飛!”

  “獨派”此時可能正在興奮地收割碩果,暢想日後又培養了更多的“天然獨”,不過,此番“榮景”真的能實現?臺媒給出了明確答案——不可能。《中國時報》指出,民進黨最終只是徒勞,畢竟5000年曆史傳承是難以切割,也不可能切割。報道稱,兩岸這種根深蒂固的關係根本無法被人為粗暴的切割。

  2017年臺“教育部”召開語文課綱審議會,有團體在場外抗議,高呼“文言文比率30到50%!”(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除了割不斷的歷史連結,臺媒還看到了一個現實的問題。臺灣《聯合報》表示,此刻世界最重大的單一標竿事件,正是大陸無法逆轉的崛起,東亞的概念無法涵攝中國,中國也勢必重新籠罩東亞。新課綱勢將成為一個突兀的存在,當人們的生活中無處不是中國時,課本裏的中國卻是一個遮遮掩掩的避諱,只會讓人搖頭。

  而在現實的催迫下,號稱“天然獨”的“太陽花”世代感受經濟困頓之餘,赴大陸追尋前程的案例時有所聞,這一年赴陸就學的學子更是倍數成長。報道指出,與現實相違逆的教科書,畢竟走不了太遠。

  到大陸就學的臺灣學生數量爆增。(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灣《旺報》則對民進黨的處境表示擔憂,報道認為“‘文化臺獨’進階,大陸恐出重手”。報道指出,兩岸同文同種,文化同源,不是換個課綱就能改變的。綠營想讓臺灣學生從小就被沒有“中國史”的史觀洗腦,更是惡毒。臺灣人如果不懂中國歷史、中華文化,將成失根蘭花,無以為家。

  文章表示,民進黨試圖切斷兩岸的文化連係,就等於否認兩岸一家,對大陸而言,這就是“文化臺獨”。民進黨上臺後,擬從文化面尋求“臺獨”的正當性,大陸多次重申反對“形形色色、任何形式”的“臺獨”,已認定“文化臺獨”與“法理臺獨”是一樣的。文章警告,大陸不會放任民進黨進一步推動“文化臺獨”的企圖,該舉動勢必引發兩岸進一步對立,而這絕非臺灣老百姓之福。

  針對民進黨當局欲將中國史納入東亞史一事,國臺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曾在2017年6月28日回應表示:“臺獨”勢力變本加厲地在文化教育領域推行“去中國化”分裂活動,企圖用“臺獨”史觀繼續毒害臺灣年輕一代,進而磨滅臺灣同胞的中華民族意識,已經引起臺灣民眾的強烈憤慨。在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的歷史趨勢中,這種倒行逆施,不過是螳臂擋車。

  對於民進黨的這一番鬧騰,有網友表示:

責任編輯:李寧

分享到:

相關推薦